[发明专利]一种絮填纤维集合体热传递性能的测量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070303.6 | 申请日: | 2013-03-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6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 发明(设计)人: | 刘茜;马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刘朵朵 |
| 地址: | 20033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 集合体 传递 性能 测量 装置 | ||
1.一种絮填纤维集合体热传递性能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隔热保护座(1),所述隔热保护座(1)上部设有两段式的凹槽,所述凹槽下层从下而上依次设有发热板(2)、热流传感器(3)、医用硅胶层(4),所述医用硅胶层(4)的平面尺寸与所述凹槽下层的平面尺寸相同,其上部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5);
所述凹槽上层与试样筒(7)紧固配合,所述试样筒(7)的内侧面与推筒(8)的外侧面滑动配合,所述推筒(8)上端开放,下端设有网眼隔层,所述网眼隔层上方固定设置第二温度传感器(9),所述推筒(8)外壁固定设置筒箍(12),所述筒箍(12)设有竖直通孔,所述竖直通孔内套入螺杆(10),并通过一对高度调节螺母(11)与螺杆(10)固定连接,所述螺杆(10)与所述隔热保护座(1)上端面固定连接,调节所述一对高度调节螺母(11),推筒(8)在试样筒(7)内上下移动;
所述加热板(2),热流传感器(3),第一、二温度传感器(5、9)与外部的控制电路连接,并通过信号采集装置与计算机相连进行数据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絮填纤维集合体热传递性能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板(2)、热流传感器(3)的平面尺寸均与所述凹槽下层的平面尺寸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絮填纤维集合体热传递性能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段式凹槽呈圆柱形,所述试样筒(7)、推筒(8)均呈圆柱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絮填纤维集合体热传递性能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隔热保护座(1)底部及四周均以内衬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有机玻璃外壳作隔热保护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絮填纤维集合体热传递性能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板(2)由螺旋排列的镍铬电阻丝,均匀黏附在铝板上所构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絮填纤维集合体热传递性能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流传感器(3)为热阻式热流传感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絮填纤维集合体热传递性能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5)采用薄片状PN结温度传感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絮填纤维集合体热传递性能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试样筒(7)、推筒(8)为透明、绝热高聚物,试样筒(7)外壁上刻有刻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絮填纤维集合体热传递性能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9)采用PN结温度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030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