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抑菌功能的吩噻嗪衍生物/银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070040.9 申请日: 2013-03-06
公开(公告)号: CN103202316A 公开(公告)日: 2013-07-17
发明(设计)人: 孔林;吴杰颖;田玉鹏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大学
主分类号: A01N59/16 分类号: A01N59/16;A01P1/00
代理公司: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代理人: 吴启运
地址: 230601 安徽省***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具有 功能 吩噻嗪 衍生物 纳米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一、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抑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抑菌功能的吩噻嗪衍生物/银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二、背景技术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尤其是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骨骼、牙齿的形成。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是通过纳米尺度的功能性有机材料和无机纳米粒子通过共价键/非共价键结合而产生,复合过程伴随着组分性能的匹配、整合、协同等效应,可以带来性质的增强甚至全新的改变。

银具有很强的抑菌能力,银离子能吸附水中的微生物,使微生物赖以呼吸的酶失去作用,从而杀死微生物,自远古时代银就作为抑菌剂被广泛使用,人类在两千年前就知道用银片作外科手术的良药、用银煮水治病。因此,如何提高含银物质的抑菌能力,对于生命科学、材料科学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应用,纳米银在抑菌研究领域迅速发展。纳米银的粒径、形貌以及表面包覆剂对其性质有很大的影响,这就使得设计合成不同的有机物,制备不同粒径、形貌、组成的功能性有机/银纳米复合材料,成为抑菌领域一个新的研究热点。

发明人对本申请的相关内容作了如下检索:

1、http://scholar.google.com网检索结果:(2013/2/21)

2、中国期刊网检索结果:

检索方式一:

篇名-----具有抑菌功能的吩噻嗪衍生物-银纳米复合材料6项,均与本申请无关。

篇名-----吩噻嗪衍生物/银纳米复合材料105项,均与本申请无关。

篇名-----3-(4-甲酰基)-苯乙烯基-N-乙基吩噻嗪20项,均与本申请无关。

检索方式二:

全文-----具有抑菌功能的吩噻嗪衍生物/银纳米复合材料  123项,其中一项与本申请相关,为申请人的博士论文。

全文-----吩噻嗪衍生物/银纳米复合材料  469项,均与本申请无关。

全文-----3-(4-甲酰基)-苯乙烯基-N-乙基吩噻嗪  128项,其中一项与本申请相关,为申请人的博士论文。

检索方式三:

关键词----具有抑菌功能的吩噻嗪衍生物/银纳米复合材料  无相关文献。

关键词-----吩噻嗪衍生物/银纳米复合材料  无相关文献。

关键词-----3-(4-甲酰基)-苯乙烯基-N-乙基吩噻嗪  无相关文献。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具有抑菌功能的吩噻嗪衍生物/银纳米复合材料(简称EPVBH/Ag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遴选合适的有机结构并使其与无机材料复合,提高复合材料的抑菌性能,并使其具备低毒性,从而适于生物学应用。

本发明具有抑菌功能的吩噻嗪衍生物/银纳米复合材料,是由吩噻嗪衍生物(EPVBH)与纳米银原位复合得到的复合材料;

所述吩噻嗪衍生物的结构式为:

复合材料中吩噻嗪衍生物与纳米银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到1∶10。

本发明具有抑菌功能的吩噻嗪衍生物/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操作:

a、将1.0 mmol 9-乙基-3-羟甲基吩噻嗪和1.0mmol三苯基膦溶于氯仿中,再加入1.0 mmolKI的水溶液、5mL冰醋酸和1mg催化剂18-C-6(十八冠六),室温搅拌反应7天,得到中间体a;

b、将0.5mmol中间体a和0.5mmol对苯二甲醛混合于DMF中,室温搅拌反应8-12小时,得到EPVBH;

c、向溶剂中加入EPVBH得到浓度为1.0 mmol/L的EPVBH溶液,向1.0mLEPVBH溶液中加入1.70mgAgNO3,室温搅拌反应10分钟,静置8-12小时,离心、洗涤并真空干燥后得到目标产物EPVBH/Ag纳米复合材料。

所述溶剂为DMF和H2O按照体积比1:25混合后得到的混合溶剂。

本发明以9-乙基-3-羟甲基吩噻嗪为起始原料,先制备中间体a-9-乙基吩噻嗪-3-甲基-三苯基碘化磷,然后由中间体a制备EPVBH,最后由DMF还原硝酸银制得纳米银,继而发生原位复合自组装得到EPVBH/Ag纳米复合材料,具体步骤如下:

1、中间体a的合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大学,未经安徽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00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