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深孔凿岩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70034.3 | 申请日: | 2013-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48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牛忠育;姜家宝;潮文凯;彭威;潘路军;屠涛;李泽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金日盛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C41/16 | 分类号: | E21C41/16;E21F15/00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苏看 |
地址: | 2374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凿岩 阶段 空场 嗣后 充填 采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石开采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孔凿岩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
背景技术
矿业是人类步入文明社会的奠基石,是国民经济发展及至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实现工业化、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无论从保障原材料可持续供应的角度,还是从节能减排的角度,矿业的地位都更加突出。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印度等若干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高潮,极大的刺激了金属市场需求和矿业投资的猛增,国际间跨国矿业集团的兼并、重组浪潮风起云涌,一时间,矿业界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近十年来,尽管矿石品位趋于降低,开采难度不断增加、环保要求日益严格,但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现代化大型设备、岩石力学研究成果和经济全球化等的推动下,采矿技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出现了日出矿13.7万t的地下矿山,采深达1000m的露天矿山和采深达4500m的深井开采矿山,年产阴极铜30万t的浸溶开采矿山,数百千米的长距离矿浆管道输送工程,催生了生态矿业工程(如无废开采矿山)和远程遥控、自动化采矿的采区(最大单日生产能力达到2.8万t),采矿办公室化(地表办公室遥控井下采矿作业)的理想已进入实现的婴儿期。
VCR法采矿是国际镍公司(Inco)和加拿大工业有限公司(CL)共同开发的,它是以利文斯顿的漏斗爆破理论为基础,于1974年首次应用于利瓦克矿,后来很快便在萨德伯里地区其它矿山推广。在美国,VCR法于1977年用于霍姆斯特克矿。由于受到各国采矿界的重视,20世纪70年代末期,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西班牙等国家相继推广应用。80年代初我国凡口铅锌矿试用成功并推广应用,VCR采矿法问世以来,采场出矿技术朝着高效,低费用方向不断发展,促进了VCR法的不断改进与完善,加速了VCR采矿法的推广步伐。本发明是对VCR采矿法的进一步改进和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方法简单,开采效率高的深孔凿岩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深孔凿岩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所述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a.回采方案
矿块垂直矿体走向布置,一步采矿块高120m,分段凿岩,即凿岩高度60m,阶段出矿和充填中段高度120m;二步采矿块高60m,即凿岩、出矿和充填中段高度均为60m,一步采矿块和二步采矿块宽均20m,矿块长≤50m,当矿块长度大于60m时,分上下盘回采;
b.采准
采准工程主要有通风天井、矿石溜井、出矿巷道、出矿联络巷道、凿岩硐室联络道和深孔凿岩硐室,所述的通风天井、矿石溜井采用上下盘脉外布置,出矿联络巷道、凿岩硐室联络道及深孔凿岩硐室采用矿块内布置,矿石溜井从运输平巷反掘施工或利用相邻的其它巷道正掘施工,通风天井从上、下运输平巷采用吊罐施工。
c.切割
在矿块中央开掘堑沟拉底巷道,在装矿进路端部开掘上向垂直切割井,在切割井两侧布置平行上向中孔,以切割井为自由面通过中孔爆破形成切割槽;在堑沟拉底巷道中采用中深孔钻机穿凿扇形孔,通过爆破形成集矿堑沟;
d.回采
采用大直径深孔凿岩,在凿岩硐室中穿凿下向大直径深孔,在矿块中部采用VCR法形成切割天井,以切割天井和拉底层为自由面分层倒梯段状侧向崩矿,每层爆破高度12-17m,每次爆破后,放出崩下矿石量的1/3,剩余矿石留在采场支撑围岩,当矿块矿石全部爆破后,高强度大量出矿,出空后进行填充,一步采矿块采用尾砂胶结充填,二步采矿块主要采用尾砂充填。
所述深孔凿岩在凿岩硐室中进行,选用潜孔钻机穿凿垂直或倾斜深孔,钻机偏斜率控制在1%以内,炮孔直径165mm,炮孔间距和排距3.5m,当矿体和围岩比较稳固时,边孔靠近矿体边缘线布置,当围岩稳固性较差和靠近充填体时,边孔距回采边界线1m-1.5m布置,潜孔钻机一次钻凿完一个采场的全部炮孔,然后分次装药爆破,炮孔延米爆破量30t/m,炮孔利用率95%。
所述一步采矿块采用的尾砂胶结是由灰砂组成,其灰砂比平均为1:8,浓度不小于7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劳动生产率高,所需备采的采场较少;
2.人力少、万吨采切比低、采矿成本低;
3.采矿作业循环中无非生产性间隙;
4.作业安全;
5.地压控制得到有效改善,推进速度较快。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金日盛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金日盛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00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测试主板的方法
- 下一篇:非热等离子体点火灭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