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捕捞野生银鲳苗活体的推网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69903.0 | 申请日: | 2013-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5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彭士明;施兆鸿;王建钢;尹飞;高权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74/00 | 分类号: | A01K74/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孙健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捕捞 野生 银鲳苗 活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鱼类苗种捕捞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捕捞野生银鲳苗活体的推网及方法。
背景技术
银鲳(Pampus argenteus)隶属鲳科、鲳属,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的海洋经济鱼类,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与市场需求。银鲳为广温广盐性鱼类,生长速度快,一年内可达性成熟,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是一种非常具有潜力的可人工养殖开发的新品种。同时,由于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加之野生银鲳种质资源的逐渐衰减,仅仅依靠天然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规模化的银鲳的人工育苗及养殖工作已成为当前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进行鱼类新品种繁育及养殖的研究过程中,从天然水域捕捞野生鱼苗活体,通过驯化、养殖,从而获得天然亲本群体,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每年春季是银鲳的繁殖季节,银鲳亲体多洄游至近海产卵育幼。但由于银鲳应激性反应强烈,鳞细易脱落,在捕捞过程中极易造成脱鳞,最终导致鱼苗无法存活。因此,如何最大程度的降低捕捞过程中对银鲳的损伤,提高银鲳苗的捕捞成活率是一项重要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捕捞野生银鲳苗活体的推网及方法,能够提高银鲳苗的捕捞成活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捕捞野生银鲳苗活体的推网,包括推网本体,所述推网本体尾部安装有一个弧形长条布袋,所述弧形长条布袋末端连接一个圆柱形框架;所述圆柱形框架用布条包裹,并在顶端设置有半圆沿边开口。
所述推网本体的网目为1cm。
所述圆柱形框架的高度和直径均为60cm。
所述半圆沿边开口为拉链式半圆沿边开口。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还提供一种捕捞野生银鲳苗活体捕捞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海域内采用在船头两侧各固定一个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推网的方式进行作业捕捞;
(2)实时通过所述圆柱形框架顶端的开口处观察、收集银鲳苗。
所述步骤(1)中圆柱形框架浸没于水面下并通过绳索固定于船体边。
所述步骤(1)中的作业时间为海水大潮期。
所述步骤(1)中推网底边深入海平面120cm处。
所述步骤(1)中推网的速度为3-5海里/小时。
所述步骤(2)中采用水瓢带水捞取银鲳苗。
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发明在推网尾部安装弧形长条布袋,布袋有利于降低对鱼苗的擦伤程度,同时弧形长条布袋的利用增加了推网作业时的水流阻力,鱼苗活动空间增加,减少了鱼苗相互之间的擦伤,另外本发明可实时观察并收集鱼苗,避免因过多鱼苗推挤导致拥挤胁迫,明显提高了捕捞成活率。本发明中推网尾部采用圆柱形布袋框架的设计,符合银鲳苗不停旋转游动的习性。本发明在船头两侧各固定一个推网,推网作业效率高,且利于在船上进行实时捕捞操作,无需重复收网、放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推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捕捞野生银鲳苗活体的推网,如图1所示,包括推网本体1,所述推网本体1尾部安装有一个弧形长条布袋2,所述弧形长条布袋2末端连接一个圆柱形框架3;所述圆柱形框架3用布条包裹,并在顶端设置有半圆沿边开口4。其中,所述推网本体1的网目为1cm。所述圆柱形框架3的高度和直径均为60cm。所述半圆沿边开口4为拉链式半圆沿边开口。
不难发现,本发明在推网尾部安装弧形长条布袋,布袋有利于降低对鱼苗的擦伤程度,同时弧形长条布袋的利用增加了推网作业时的水流阻力,鱼苗活动空间增加,减少了鱼苗相互之间的擦伤,另外本发明可实时观察并收集鱼苗,避免因过多鱼苗推挤导致拥挤胁迫,明显提高了捕捞成活率。本发明中推网尾部采用圆柱形布袋框架的设计,符合银鲳苗不停旋转游动的习性。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捕捞野生银鲳苗活体捕捞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海域内采用在船头两侧各固定一个上述的推网的方式进行作业捕捞。其中,圆柱形框架浸没于水面下并通过绳索固定于船体边。捕捞作业时间为海水大潮期,捕捞时推网底边深入海平面120cm处,推网的速度为3-5海里/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99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塑性纤维复合带的缠绕成型装置
- 下一篇:利用自然力逆流行驶的捞冰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