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合金钢铸钢车轮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69666.8 | 申请日: | 2013-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0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彧;王志纲;宋国祥;张思瑾;于雪峰;聂继英;左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同爱碧玺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50 | 分类号: | C22C38/50;C22C38/48;C22C38/46;C22C38/44;C22C38/34;C22C38/28;C22C38/26;C22C38/24;C22C38/22;B22D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037038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钢 铸钢 车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微合金钢铸钢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的化学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C:0.55%-0.70%,Si:≥0.15%,Mn:0.50%-1.00%,P:≤0.030%,S:≤0.040%,Cr:0.08%-0.30%,Mo:0.05%-0.20%,Ni:≤0.25%,Cu:≤0.35%,V:≤0.04%,Al:≤0.060%,Ti:≤0.03%,Nb:≤0.05%,其余量为Fe。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的化学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C:0.60 %,Si:0.34%,Mn:0.75%,P:0.013%,S:0.015%,Cr:0.12%,Mo:0.15%,Ni:0.03 %,Cu:0.04%, Al:0.037%,Ti:0.001%,Nb:<0.001%,其余量为Fe。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车轮直径为700-1050mm。
4.一种微合金钢铸钢车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冶炼高质量的钢水:主要以铁路重废钢为材料,在电弧炉中熔炼钢水,吹氧脱磷、脱硫、去除钢液中的气体和夹杂物,出钢温度大约1700℃,进入钢包中采用逐级脱氧技术对钢水进行脱氧和成分调节;
2)浇注微合金钢铸钢车轮:电炉冶炼好的钢水首先倾倒在钢包内,再由钢包分包倒入底注包中,同时对钢水的化学成分进行调节,微量合金元素放在底注包中随包烘烤到900℃以上,其中微量合金元素为Cr和Mo,随包烘烤的微量合金元素在钢水冲击下也会充分溶解;微合金钢铸钢车轮浇注采用重力浇注方法,底注包接满钢水后,通过水口砖将钢水浇进夹紧站夹紧的石墨型腔中形成铸钢车轮;
3)对微合金钢铸钢车轮进行缓冷处理:缓冷的方法是将开箱后的车轮装入内部由耐火材料砌筑而成,外周包覆钢板加固的缓冷桶中,随桶缓慢冷却一定时间后出桶;
4)环形炉加热处理:将步骤3)处理好的微合金钢铸钢车轮在连续式环形加热炉中加热,炉内温度≤1000℃,停留时间2-4h,能有效的控制微合金元素的组织均匀化,减少偏析现象;
5)淬火处理: 淬火处理是在淬火机床上进行,水通过圆周均布在车轮踏面周围的喷嘴喷到车轮踏面上,水温30-70℃;淬火处理在不同喷水水量、不同喷水时间的综合处理下持续3-8min;通过对喷水水量、时间、水温的控制可以有效的控制组织的形成和淬火深度;
6)回火处理:其中回火温度400-550℃,回火时间2-4h;
7)抛丸处理:对微合金钢铸钢车轮的辐板进行喷丸强化,进行辐板表面强化处理,以提高对塑性变形的抗力和疲劳极限;
8)车轮检验:抽取车轮样品进行理化性能检测,包括金相组织的检测和物理性能的检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加入的Cr和Mo的含量为:0.08% ≤Cr≤0.30%;0.05%≤Mo≤0.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同爱碧玺铸造有限公司,未经大同爱碧玺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966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