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既有连拱隧道原位拓宽改造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69259.7 | 申请日: | 2013-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4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陈七林;陈硕;陈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3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既有 隧道 原位 拓宽 改造 施工 方法 | ||
1.一种既有连拱隧道原位拓宽改造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施工位于既有隧道左右两侧的先行洞和后行洞超前大管棚;
(2)施工先行洞的既有洞内的临时支护,以形成对既有隧道结构的预防护;
(3)施工先行洞的距离既有中隔墙较远一侧的侧壁导坑:施工超前小导管,以形成超前大管棚和超前小导管的联合超前支护;分步开挖围岩,并及时施作初期支护、临时支护和位于拱脚的锁脚锚杆;
(4)施工先行洞的距离既有中隔墙较近一侧的侧壁导坑:施工超前小导管,以形成超前大管棚和超前小导管的联合超前支护;分别拆除既有隧道拱部的二次衬砌和初期支护,开挖侧壁导坑上部的围岩,并及时施作初期支护、临时支护和位于拱脚的锁脚锚杆;之后拆除侧壁导坑下部的路面、隧底填充、仰拱二次衬砌和初期支护,同时开挖侧壁导坑下部的围岩,并及时施作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
(5)施工先行洞的的中导坑:在超前大管棚的防护下,分步开挖围岩,并分别拆除既有隧道边墙的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结构,及时施工拱部、仰拱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
(6)施工先行洞的的二次衬砌:拆除洞内临时支护,铺设防水层,浇筑二次衬砌混凝土;
(7)施工后行洞:在先行洞的二次衬砌浇筑施工完并达到设计强度后,开始后行洞的拓宽改造施工,后行洞的施工方法与先行洞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连拱隧道原位拓宽改造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根据既有连拱隧道的结构现状和围岩偏压状态的情况,选择结构现状较差或洞内病害较严重一侧的隧道作为先行施工的先行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连拱隧道原位拓宽改造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在拆除既有隧道拱部的二次衬砌之前,沿隧道纵向开挖、清除拱部衬砌背后的围岩松散体;在拆除既有隧道拱部的二次衬砌之后,既有隧道结构不得侵入新建隧道结构范围以内,且不得妨碍新建隧道结构的施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连拱隧道原位拓宽改造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或步骤(6)中,在施工二次衬砌之前、初期支护成环之后,及时对新建隧道初期支护背后进行壁后充填注浆加固,以确保新建隧道初期支护与围岩之间能够紧密接触,保证隧道围岩和支护结构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连拱隧道原位拓宽改造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隧道施工的全过程中,加强监控量测工作,及时准确掌握施工中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以确保支护结构体系受力的有效转换和平衡稳定,根据监控量测信息及时调整各施工工作面之间的安全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既有连拱隧道原位拓宽改造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6)中,在二次衬砌施工之前的临时支护拆除施工是在隧道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变形稳定之后进行,拆除施工中根据监控量测信息及时调整拆除施工的时间和拆除临时支护结构沿隧道纵向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未经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925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端输入式LED灯管
- 下一篇:一种声光控人体感应LED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