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068890.5 | 申请日: | 2013-03-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1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雅幸;中野有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第一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R13/639 | 分类号: | H01R13/639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益华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8 | 代理人: | 李烨;赵飞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或数码相机等电气设备或电子设备的连接器,特别涉及能够仅仅通过插入连接对象,利用一次接触(one touch)就能进行稳定的连接以及可靠的锁定,并能够在拔出连接对象时简单地解除锁定部件的锁定的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此种连接器,有下述连接器,即在插入作为所述连接对象的一般情况的柔性印制基板(以下,称为“FPC”)的相反侧使旋转部件旋转,通过使旋转部件的部位作用于接触器的部位来连接所述接触器与所述FPC(专利文献1)。有使用与之相同结构的锁定部件,以少芯数也能得到稳定的连接的连接器(专利文献2)。即,所述连接器是将与接触器同样结构的锁定部件制成在插入所述FPC后使所述锁定部件卡合到所述PFC。有与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不同的连接器,其在插入所述FPC之前,在由旋转部件作用于接触器而使接触部打开的状态下,成为插入所述FPC时的ZIF(零拔插力)结构(专利文献3)。专利文献3与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不同,是使旋转部件倒向配合口(所述FPC的插入侧)侧的连接器。这些文献全部是关于在插入所述FPC时不施加插入力的ZIF结构的情况。
以下,在本申请人提交的文献中,作为后锁型的文献列举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71160),作为后锁型且使用锁定部件的文献列举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221067),作为通过旋转部件作用于接触器而使接触部打开的结构的文献列举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114436)。
【专利文献1】
根据日本特开2004-71160的摘要,公开了如下结构的连接器,目的在于提供在无损各个部位的强度或规格等的情况下能够由滑块16可靠地将FPC40或者FFC按押到接触器14的接触部22且操作性良好、能够实现间距的窄小化和低高度化的连接器,对于低高度化,能够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即在接触器14的接触部22和连接部24之间设置弹性部34和支点部32,并且,将接触部22、弹性部34、支点部32与连接部24配置为大致曲柄形状,并且,在与连接部24相对的位置设置从弹性部34延伸设置的受押部20,在滑块16设置在长边方向连接设置的按押部36,将滑块16安装于壳体12,使按押部36在接触器14的连接部22与受押部20之间自由旋转。
【专利文献2】
根据日本特开2004-221067的摘要,公开了如下结构的连接器,目的在于提供即使是少芯数的连接器10也能够确保所要求的FPC22的保持力且不会产生连接不良的连接器10,所述连接器能够通过如下方式实现,与FPC22装卸自由地配合的连接器10包含:具有与FPC22接触的接触部30的所需数量的接触器14,和保持、固定此接触器14且具有插入FPC22的配合口24的壳体12,通过在FPC22设置卡止部54,在壳体12安装具有与卡止部54卡合的卡合部56的锁定部件20,通过使锁定部件20的卡合部56卡合到FPC22的卡止部54使FPC22不从壳体12脱出,进而,能够通过在对应于所述卡合部56的位置设置槽部57进行更确实地锁定。
【专利文献3】
根据日本特开2006-114436的摘要,公开了如下结构的连接器,目的在于提供即使仅仅在配合方向上有操作空间的情况下也能够在配合方向操作旋转部件,实现ZIF结构且能够成为上下接点结构的连接器,能够通过如下方式实现接触器14的结构,包含:在一端侧具有与所述连接对象接触的接触部26和在另一端侧具有由旋转部件16按押的受押部32的第一片22,在一端侧具有支点部28和在另一端侧具有与基板20连接的连接部40的第二片24,连结第一片22和支点 部28的连结部30,和在连接部40附近开始延伸设置为大致L字形状的且在自由端侧的第二受押部34,将接触部26、连结部30、支点部28和连接部40配置为大致曲柄形状,并且,使接触部26向配合口17内突出,将旋转部件16可旋转地安装于壳体12,使得旋转部件16的按押部46在接触器14的受押部32和第二受押部34之间旋转。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近年,为了与FPC等连接对象进行更可靠的锁定,必须具有锁定部分,期望的是下述结构,即能够仅仅通过插入连接对象,以一次接触就可以得到稳定的连接以及可靠的锁定,且在拔出连接对象时能简单地解除锁定部件的锁定。
对于专利文献1,并不是具有与连接对象进行锁定的锁定部件的结构,而是使凸轮作用于接触器的ZIF结构,不能与连接对象进行锁定,不是一次接触的连接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第一电子工业株式会社,未经第一电子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88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