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电压低温度系数的对数放大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068879.9 | 申请日: | 2013-03-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1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辉;白春风;张文通;黄成;陈超;李红;田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3F1/30 | 分类号: | H03F1/30;H03F3/45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1413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低 温度 系数 对数放大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电压低温度系数的对数放大器,属于对数放大器领域。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中往往需要处理动态范围很宽的信号,宽动态范围给应用设计带来很多问题。一方面,线性放大器无法处理这样宽的动态范围。另一方面,AD转换中,在保证分辨率的情况下,模数转换器的位数会随动态范围的增大而增大。这时需要对信号先进行压缩,而对数放大器是一种实现非线性压缩的功能模块,主要有直流对数放大器、基带对数放大器和解调对数放大器三类。
本发明的对数电路属于直流对数放大器,它基于双极型晶体管(BJT)的对数特性来实现信号的对数变换。这类对数放大器可以响应缓慢变化的输入信号,具有优良的直流精度和非常宽的动态范围的特点。这里会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反向饱和电流大小的受温度和工艺的影响;另一个是输出结果带有一个与绝对温度成正比的温度系数。前者通过两个相同尺寸和相同连接方式的双极型晶体管的基极-发射极电压相减来消除反向饱和电流的影响;后者则一般通过选择合适的电阻温度探测器和设置放大器的反馈电阻来尽量消除系数的温度特性,但是这涉及很多片外元件,而且需要额外的温度监视电路和具有温度系数的电阻,并利用复杂的数字集成电路进行校正。虽然这样可以实现输出与输入之间很精确的对数关系,但是这无疑使得系统变得复杂,难以实现单片集成,限制了直流对数放大器的应用。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对温度不敏感的低电压低温度系数的对数放大器。
技术方案: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低电压低温度系数的对数放大器,其包括:带偏置电压输入并产生输出电流的对数转换电路,提供第一至第五恒流源和偏置电压的电流源产生电路,以及将对数转换电路的输出电流进行变换以实现温度补偿的温度补偿电路。
上述方案中,所述温度补偿电路包括:
第三恒流源,其流出端接地;
第一三极管,其基极和集电极短接,发射极接地,集电极电流构成输出电流;
第一NMOS管,其漏极连接第四恒流源的电流流出端,源极连接第三恒流源的电流流入端;
第二三极管,其发射极接地,基极和集电极短接,集电极连接第五恒流源的电流流出端;
第二NMOS管,其漏极通过第三电阻连接到电源,源极连接第三恒流源的电流流入端;
第四PMOS管,其源极连接电源,漏极连接第三恒流源的电流流入端,栅极连接到第一NMOS管的漏极;
所述第一N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二N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二NMOS管的漏极电压形成输出电压。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在温度补偿电路中建立电流之间的比例关系,使得对数电流信号的温度系数同电流源产生电路的温度系数相抵消,获得低温度系数的对数信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低电压低温度系数的对数放大器的拓扑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在温度7℃-107℃范围内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
图3为未进行温度补偿的对数转换电路在温度7℃-107℃范围内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低电压低温度系数的对数放大器包括:对数转换电路1,电流源产生电路2,以及温度补偿电路3。
在对数转换电路1中,输入电压Vi通过第一电阻R1连接到第一运算放大器OTA1的负相输入端,偏置电压Vr施加在第一运算放大器OTA1的正相输入端。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OTA1的负相输入端相连,发射极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OTA1的输出端,同时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和集电极短接。第一恒流源I1的电流注入到第一运算放大器OTA1的负相输入端。第一运算放大器OTA1的输出端经缓冲器B与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OTA2的正相输入端,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和集电极短接。第二恒流源I2的电流注入到第二运算放大器OTA2的正相输入端。第三PMOS管M3的栅极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OTA2的输出端,其源极与第二运算放大器OTA2的负相输入端连接。第二电阻R2连接在第二运算放大器OTA2的负相输入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OTA1的正相输入端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88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工艺的血管内球囊扩张导管
- 下一篇:一次性使用滴定管式输液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