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铅酸蓄电池的制造方法和制造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68738.7 | 申请日: | 2013-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1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杨敬增;韩业斌;丁涛;刘锋;王立;廉启合;陈利;熊岳;曾庆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H01M10/54 | 分类号: | H01M10/54;H01M10/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杜秀科 |
地址: | 10084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制造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电池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的制造方法和制造系统。
背景技术
在传统行业中,电池生产属于电化学产品生产领域,而废电池循环利用属于资源再生和有色金属冶炼领域。一直以来,以废电池为主要原料的再生铅企业和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一直维持着简单的供销关系,产业链开环。铅酸蓄电池企业生产出来的电池进入市场,废电池通过各种回收渠道运输到再生铅企业,再生铅企业再将废电池中的铅熔炼形成铅液后再铸造为纯铅块,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采购这些纯铅块后再次熔炼形成铅液来制备新的铅酸蓄电池。
在铅酸蓄电池生产与处理过程中,由于生产和运输的需要,再生铅企业和铅酸蓄电池企业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来熔炼铅金属,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增加了生产成本,并且加大了重金属污染防治的难度。此外,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需要长途运输沉重的铅块来使用,物流成本也很大,并且铅块的产品规格和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的需求也不适应,还需另加其他的元素制备铅合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铅酸蓄电池的制造方法和制造系统,用以降低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铅酸蓄电池的制造方法,包括:
对废电池进行回收处理形成铅泥和废板栅;
对所述铅泥进行熔炼形成再生铅液,将所述再生铅液制备成铅粉;
对所述废板栅进行熔炼形成再生合金铅液,将所述再生合金铅液制备成新板栅;
利用所述铅粉和新板栅制造新的铅酸蓄电池。
优选的,所述对废电池进行回收处理形成铅泥和废板栅具体为:
对废电池沥除硫酸、去除电极;
对去除电极的废电池进行破碎分选,分选出筛上的塑料和废板栅以及筛下的铅泥;
将所述筛上的塑料和废板栅进行水介质分选,分选出重量不同的塑料和废板栅;
将所述筛下的铅泥进行化学脱硫,形成脱硫铅泥。
较佳的,将所述铅泥进行化学脱硫,形成脱硫铅泥,具体为:
在所述铅泥中加入碳酸盐,将铅泥转化为碳酸铅和硫酸盐;
将所述硫酸盐从铅泥中去除,形成脱硫铅泥。
优选的,所述对铅泥进行熔炼形成再生铅液,将所述再生铅液制备成铅粉,具体为:
将铅泥进行冶炼形成粗铅液;
将所述粗铅液进行精炼形成再生铅液;
将所述再生铅液在热熔状态下通过气相氧化法制备成铅粉。
优选的,所述对所述废板栅进行熔炼形成再生合金铅液,将所述再生合金铅液制备成新板栅具体为:
将废板栅进行冶炼形成合金铅液;
对所述合金铅液进行精炼并对合金铅液中金属元素的配比进行调整形成再生合金铅液;
将所述再生合金铅液通过连轧连铸的方法制备成新板栅。
优选的,所述利用铅粉和新板栅制造新的铅酸蓄电池具体为:
将所述铅粉和新板栅制备成极板;
将所述极板进行装配形成极板组;
将所述极板组装入塑料壳体经焊接装配为半成品蓄电池;
在所述半成品蓄电池内灌入稀硫酸;
对灌入稀硫酸的半成品蓄电池进行化成处理,形成新的铅酸蓄电池。
本发明铅酸蓄电池的制造系统,包括:
废铅酸蓄电池的处理设备,用于对废铅酸蓄电池进行处理形成铅泥和废板栅;
第一熔炼设备和第二熔炼设备,分别用于对铅泥和废板栅进行熔炼形成再生铅液和再生合金铅液;
铅粉制造设备和板栅铸造设备,分别用于将再生铅液和再生合金铅液制备成铅粉和新板栅;
铅酸蓄电池的生产设备,用于利用铅泥和废板栅制造新的铅酸蓄电池。
优选的,所述废铅酸蓄电池的处理设备包括:对废电池进行沥除硫酸、去除电极处理的预处理装置;对去除电极的废电池进行破碎分选的破碎分选装置,用于分选出筛上的塑料和废板栅以及筛下的铅泥;对塑料和废板栅进行分选的水介质分选装置以及对铅泥进行脱硫的化学脱硫装置;
所述第一熔炼设备包括:对脱硫后铅泥进行冶炼形成粗铅液的第一冶炼装置,以及将所述粗铅液进行精炼形成再生铅液的第一精炼装置;
所述第二熔炼设备包括:对水介质分选出的废板栅进行冶炼形成合金铅液的第二冶炼装置,以及将合金铅液进行精炼并调整铅液内金属元素配比形成再生合金铅液的第二精炼装置;
所述铅粉制造设备和板栅铸造设备分别与第一精炼装置和第二精炼装置管道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未经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87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锅炉返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手掌样式的竹质灯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