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作或修补高炉铁口泥套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68060.2 | 申请日: | 2013-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41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曹建林;何木光;杜斯宏;宋剑;吴亚明;陈明华;郭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14 | 分类号: | C21B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谭昌驰;刘奕晴 |
地址: | 617067***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作 修补 高炉 铁口泥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炉炼铁炉前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制作或修补高炉铁口泥套的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对于炼铁厂而言,随着高炉冶炼强度的不断提高,出铁速度加快,出铁温度提高,铁口承受的压力加大,铁口成了高炉的薄弱环节,铁口工作稳定与否成了高炉高产稳产的关键因素,而其中铁口泥套的制作和使用寿命又是影响高炉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
在现有技术中,对于高炉的铁口泥套,通常使用捣打料进行制作或修补;然而,使用捣打料制作或修补高炉的铁口泥套的方法存在修补频率高、耗时长、炉前事故发生率高、材料消耗量大等不足,从而制约了高炉炼铁生产指标的优化。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中的至少一项,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制作或修补高炉铁口泥套的方法。
例如,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制作或修补高炉铁口泥套的方法,该方法能够解决因出渣量大而造成铁口泥套的易受侵蚀、破损的高炉(例如,高钛型钒钛矿冶炼高炉)的铁口泥套的制作或修补问题。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作高炉铁口泥套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以下步骤:在高炉的铁口处砌筑耐火砖以形成铁口泥套的骨架结构;向所述骨架结构中填满浇注料,其中,所述浇注料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60%~70%的Al2O3、20%~30%的SiC和1%~3%的水;压制预成型;以铁口孔道中心线为中线挖出具有预定直径的孔;烘烤,以形成铁口泥套。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修补高炉铁口泥套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以下步骤:清理干净铁口泥套的待修补部位处的残泥和残料;在所述铁口泥套的待修补部位处砌筑耐火砖以形成铁口泥套的骨架结构;向所述骨架结构中填满浇注料,其中,所述浇注料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60%~70%的Al2O3、20%~30%的SiC和1%~3%的水;压制预成型;以铁口孔道中心线为中线挖出具有预定直径的孔;烘烤,以完成对铁口泥套的修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制作或修补高炉铁口泥套的方法的有益效果包括:所形成的铁口泥套的抗冲刷、抗侵蚀性好、高温强度大、耐剥落性能好,使用寿命长,便于维修;所形成的铁口泥套的体积稳定性好、抗热震稳定性好、解体方便、通铁量和通渣量大;施工性能好,与旧材接着性好,可实现快速烘烤。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结合示例性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的制作或修补高炉铁口泥套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制作高炉铁口泥套的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以下步骤:在高炉的铁口处砌筑耐火砖以形成铁口泥套的骨架结构;向所述骨架结构中填满浇注料,其中,所述浇注料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60%~70%的Al2O3、20%~30%的SiC和1%~3%的水;压制预成型;以铁口孔道中心线为中线挖出具有预定直径的孔;烘烤,以形成铁口泥套。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的修补高炉铁口泥套的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以下步骤:清理干净铁口泥套的待修补部位处的残泥和残料;在所述铁口泥套的待修补部位处砌筑耐火砖以形成铁口泥套的骨架结构;向所述骨架结构中填满浇注料,其中,所述浇注料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60%~70%的Al2O3、20%~30%的SiC和1%~3%的水;压制预成型;以铁口孔道中心线为中线挖出具有预定直径的孔;烘烤,以完成对铁口泥套的修补。
在本发明的制作或修补高炉铁口泥套的方法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填满浇注料的步骤可以通过先向将浇注料装入泥炮,然后通过泥炮将浇注料填入所述骨架结构中来实现。
在本发明的制作或修补高炉铁口泥套的方法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压制预成型的步骤可以通过先在泥炮的炮头上安装压制模具,然后使用压制模具压制浇注料来实现。
在本发明的制作或修补高炉铁口泥套的方法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孔的直径可以为50~60mm。
下面通过具体示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80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