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孔喷油器燃油分离与收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068059.X | 申请日: | 2013-03-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4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军;黄魏迪;李理光;张琳;高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 主分类号: | F02M61/16 | 分类号: | F02M61/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吴林松 |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喷油器 燃油 分离 收集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喷油器燃油分离与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喷油器夹紧装置、主支撑座、引油支座、引油管、管接头以及量筒,所述喷油器夹紧装置以及所述引油支座安装于所述主支撑座上,所述喷油器夹紧装置以及所述主支撑座配合固定所述喷油器,
所述喷油器夹紧装置顶部设有一孔槽,用于卡接固定喷油器;
所述主支撑座沿轴线设有通孔,用于放置所述喷油器;
所述引油支座沿轴线设有阶梯型通孔,所述喷油器头部穿出所述引油支座顶部较小通孔,所述引油支座裙部设有多个引油螺纹孔,用以安装所述引油管,所述引油管的数量对应喷油器的喷孔孔数设置;
所述引油管内部通孔设置,引油管裙部外围对应所述引油螺纹孔设有螺纹,所述引油管一端贴近所述喷油器喷孔出口位置设置,另一端连接管接头,所述管接头另一端探入所述量筒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油器燃油分离与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座为法兰形式,主支撑座的法兰盘上沿圆周方向均匀间距的分别开有至少两个第一类通孔以及第二类通孔,用于所述喷油器夹紧装置以及所述引油支座的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油器燃油分离与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座为金属件,外部轮廓为阶梯型圆柱,所述主支撑座沿轴线设置阶梯型通孔,所述阶梯型通孔的上部孔径大于下部孔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油器燃油分离与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座的下层通孔中设有调整垫片,用以调整喷油器头部伸出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油器燃油分离与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油支座顶部设有沉孔,所述沉孔直径与所述主支撑座底部直径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油器燃油分离与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油支座为法兰形式,引油支座的法兰盘上沿圆周方向对应所述第一类通孔设有弧形槽孔,优选的,所述弧形槽孔的孔跨度为36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任一项喷油器燃油分离与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油螺纹孔为沉孔螺纹孔,引油螺纹孔的开孔高度依据喷油器尺寸以及主支撑座的尺寸确定,使得所述引油螺纹孔轴线通过喷油器头部喷孔位置,且所述沉孔螺纹孔轴线角度与喷油器喷孔角度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油器燃油分离与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器夹紧装置为金属台阶型件,所述喷油器夹紧装置的孔槽设于上层台阶上,为圆头长方形孔槽,所述喷油器夹紧装置下层台阶对应所述主支撑座的第二类通孔设有多个通孔,与主支撑座配合,固定所述喷油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油器燃油分离与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油管为不锈钢件,头部外形轮廓为锥形,所述引油管内部通孔为锥形孔,所述引油管所述引油管与所述管接头相连接一端为圆柱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油器燃油分离与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油管上还设开有退刀槽和定位阶梯,用于精确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805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台座
- 下一篇:制备酚醛树脂的方法、树脂材料及制备树脂成形材料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