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流便池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67881.4 | 申请日: | 2013-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4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高圣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圣荣 |
主分类号: | E03D13/00 | 分类号: | E03D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58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流 便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便池,尤其是一种能将尿液和水分开的一种便池。
背景技术
目前的小便池是使用后放水冲洗以保持卫生,现有小便池冲洗的缺点是尿液会随冲洗的水一同流入下水道,增加污水处理的工作量,同时尿液得不到回收。尿液可以提取尿激酶,这种物质可以制成药物用于治疗疾病,传统收集尿液的方法是将便桶放在厕所内,小便入桶回收,但由于这种方式不卫生,在很多地方被禁止使用,这样也使得尿液的回收困难,用于生产尿激酶的原料缺少,造成药品紧张。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即能保持卫生,又能回收尿液的困扰,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分流功能的便池。
一种分流便池,包括池体,其特征在于池体设有尿液槽、冲洗液槽和导液面,尿液槽和冲洗液槽相邻,尿液槽和冲洗液槽分别设置出液孔;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尿液槽设置在导液面和冲洗液槽之间;尿液槽设有导液塞,尿液槽槽口分为内侧口和外侧口,内侧口靠近所述导液面,外侧口靠近冲洗液槽,导液塞顶面设内沿和外沿,正常使用状态下内侧口水平位置高于所述导液塞所设内沿,导液塞所设外沿高于尿液槽外侧口;冲洗液槽所设出液孔孔径大于尿液槽所设出液孔孔径,出液孔与管道相连,连接尿液槽的管道通入室外回收容器,而连接冲洗液槽的管道则通入下水道,冲洗液槽设阻物塞,以防止杂物进入管道,尿液槽槽壁与导液塞以及冲洗液槽槽壁与所装配的阻物塞分别留有间隙,以便液体流过。
所述池体还设有冲洗水进水孔,本发明一种分流便池实现分流功能过程如下:小便时,尿液先流入尿液槽,尿液槽所设出液孔孔径设置的大小与尿液流入量大致匹配,尿液由连接尿液槽的管道流入回收容器,放水冲洗时部分水先流过尿液槽再进入冲洗液槽,由于尿液槽所设出液孔孔径的限制,以及冲水的时间较短,故进入尿液槽所设出液孔的水也比较有限,不会对尿液过度稀释;另一方面,由于小便流量小且流速缓,所以易于在尿液槽槽壁与导液塞间隙间流入尿液槽,而冲洗水流量大速度快,故会在尿液槽所设内侧口水平位置高于所述导液塞所设内沿的状态下冲过尿液槽槽壁与导液塞间隙,从而减小冲洗水进入尿液槽的量。
本发明外观结构可设计成多人同时使用的长条形槽状结构。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本发明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池体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导液塞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种实施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1、池体;11、尿液槽;111、出液孔A;112、内侧口;113、外侧口;12、冲洗液槽;121、出液孔B;13、进水孔;14、导液面;2、导液塞;21、内沿;22、外沿;3、阻物塞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5所示,池体1设有尿液槽11、冲洗液槽12和导液面14,尿液槽11和冲洗液槽12相邻,尿液槽11与导液面14相邻,尿液槽11设置出液孔A111,冲洗液槽12设置出液孔B121;尿液槽11设置在导液面14和冲洗液槽12之间;尿液槽11设有导液塞2,尿液槽11槽口分为内侧口112和外侧口113,内侧口112靠近所述导液面14,外侧口113靠近冲洗液槽12,导液塞2顶面设内沿21和外沿22,正常使用状态下内侧口112水平位置高于所述导液塞2所设内沿21,导液塞2所设外沿22高于尿液槽11外侧口113;冲洗液槽12所设出液孔B121孔径大于尿液槽11所设出液孔A111孔径,出液孔A111和出液孔B121分别与不同管道相连,连接尿液槽11的管道通入室外回收容器,而连接冲洗液槽12的管道则通入下水道,冲洗液槽12所设阻物塞3,以防止杂物进入管道,导液塞2也有防止杂物进入管道的作用;尿液槽11槽壁与导液塞2以及冲洗液槽12槽壁与所装配的阻物塞3分别留有间隙,以便液体流过。所述池体1还设有冲洗水进水孔13。
图7为多人同时使用的一种分流便池设计的分解结构图。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圣荣,未经高圣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78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混式低氮氧化物排放的裂解炉用底部气体燃烧器
- 下一篇:导光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