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重保温冷热桥全阻断型自保温砌块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67476.2 | 申请日: | 2013-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3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任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小伟 |
主分类号: | C04B28/06 | 分类号: | C04B28/0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3 | 代理人: | 王宁宁 |
地址: | 30009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重 保温 冷热 阻断 砌块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墙体节能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三重保温冷热桥全阻断型自保温砌块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来,随着我国建筑节能必须达到65%以上的标准广泛推行,不具备保温隔热,轻质防火,高效环保等要求标准的单一墙体材料必将随之淘汰。新型墙体材料替代容易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的传统建筑材料将成为必然趋势。
目前基于上述发展前景而推出的墙体保温节能材料,应用上基本为外墙外保温,外墙内保温和外墙自保温三个墙体保温系统。其中外墙自保温技术现在越来越被接受,而且应用前景广阔,因为它同时将三个墙体保温系统有机的结合起来,将围护结构与保温隔热统一于一个墙体系统,一次施工完成,有效降低了劳动成本和材料成本。
但是作为新型节能材料只有充分与外墙保温技术的发展不断相结合,才能最大化的发挥出真正作用。现有的自保温砌块仍有很多需要改进的空间。例如:
1. 以空腔填充保温材料的自保温砌块的结构主要以小型空心砖工艺为主,为避免冷桥效应在壳体结构上必须重复设计,加之复合材料多是细石混凝土集合料为主,自重很难减低;
2. 自保温砌块的壳体部分,只具备砖面(墙面)和承重作用,保温隔热功能完全以芯体性能为主导,如果要降低导热系数,就必须加大芯体厚度;
3. 由于壳体部分的材料以细石混凝土集合料制成,很难根据现场施工需要进行尺寸的改变;
4. 由于在芯体部分和壳体部分在结构复合的设计生产中,没有预留砌筑用砂浆的位置。当施工完成时自保温砌块交界面砌筑砂浆面包括热阻口砂浆渗漏部分都会或多或少的形成冷桥效应,从而降低了自保温砌块的功能水平。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三重保温冷热桥全阻断型自保温砌块,并提供了该自保温砌块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这一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三重保温冷热桥全阻断型自保温砌块,包括由无机混凝土发泡保温隔热砌块构成的芯体部分和芯体部分两侧的壳体部分;壳体部分由高强低碱水泥复合轻质保温材料制成,承重型壳体部分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材料:快硬低碱52.5硫铝酸盐水泥65~70份,一级粉煤灰20~25份,微硅粉5份,混凝土增强纤维1~2份,闭孔珍珠岩20份,轻质尾矿渣40份,早强型高效减水剂1~1.5份,引气剂0.2份。
所述的轻质尾矿渣的粒径为7mm-12mm。
非承重型壳体部分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材料:快硬低碱42.5硫铝酸盐水泥65份,二级粉煤灰80份,玻化微珠35份,微硅粉5份,混凝土增强纤维1~2份,早强型高效减水剂1~1.5份。
承重型自保温砌块的制备过程如下:先加干料,按顺序投入闭孔珍珠岩——一级粉煤灰——轻质尾矿渣——微硅粉—混凝土增强纤维——快硬低碱52.5硫铝酸盐水泥,搅拌8-10 分钟后加入早强型高效减水剂,加引气剂,再搅拌2-3分钟即承重型壳体成型原料搅拌完成,将搅拌完成的壳体原料通过挤铸枪注入立式壳体与芯体合成模具中,振捣不超过5秒钟,成型出模后养护28天。养护环境为20℃以上的自然环境,室外避免阳光直晒,20℃以下时以塑料薄膜遮盖。
轻质尾矿渣在与其它干料混合搅拌前先用水浸泡2-4小时,捞出后倒入筛筐内将水沥干后再与其它干料混合搅拌。
非承重型自保温砌块的制备过程如下:先加干料,按顺序投入玻化微珠——二级粉煤灰——混凝土增强纤维——微硅粉—快硬低碱42.5硫铝酸盐水泥,搅拌5-8分钟后再加入早强型高效减水剂及适量水,搅拌3-5分钟即非承重型壳体成型原料搅拌完成,将搅拌完成的壳体原料通过挤铸枪注入立式壳体与芯体合成模具中,振捣不超过5秒钟,成型出模后养护28天。养护环境为20℃以上的自然环境,室外避免阳光直晒,20℃以下时以塑料薄膜遮盖。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小伟,未经任小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74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5-羟甲基糠醛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浮油回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