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曲霉毒素B1降解剂及其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310067190.4 | 申请日: | 2013-0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0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 发明(设计)人: | 尹清强;左瑞雨;王平;常娟;郑秋红;刘智勇;范首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欧克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K1/18 | 分类号: | A23K1/18;A23K1/00;C12N1/20;C12N1/16;C12R1/245;C12R1/125;C12R1/7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曲霉 毒素 b1 降解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家禽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黄曲霉毒素B1降解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全世界每年因霉菌毒素污染的粮食作物占粮食总产量得1/4以上,采取措施抑制霉菌毒素的产生并对污染的粮食和饲料进行脱毒处理,是减少损失及保护动物和人类健康的迫切要求。目前在动物生产中应用较为广泛的脱毒方法是通过添加吸附剂的方法对被污染的粮食和饲料作物进行脱毒处理。但是这种方法多是吸附剂与霉菌毒素的螯合,虽然可以有效的吸附霉菌毒素,但是这种简单的吸附在条件改变时霉菌毒素极易从吸附剂上解离且毒性依然存在,同时吸附剂还会吸附饲料中的一些营养物质而影响其利用率。因此采取更为有效和安全的方法对霉菌毒素进行脱毒处理便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采用微生物降解霉菌毒素,由于其具有效率高、无残留、成本低廉和操作简便等优点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利用微生物或者其产生的酶将霉菌毒素降解为无毒产物更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对被霉菌毒素污染的粮食作物和饲料进行脱毒处理是扩大饲料资源、降低损失的有效方法,而如果能采取措施抑制原料储藏过程中霉菌的生长,则可从源头上减少霉菌毒素产生。因此可以考虑利用微生物之间的竞争作用,将具有抑制霉菌生长的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按比例添加到饲料原料中抑制霉菌的生长,进而抑制毒素的产生,从而达到预防畜禽霉菌毒素中毒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黄曲霉毒素B1降解剂,在对AFB1有降解作用的益生菌和降解酶的基础上,将益生菌与AFB1降解酶配合应用于肉鸡生产中,观察其对肉鸡饲料中AFB1的解毒效果并探索其解毒机理,为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黄曲霉毒素B1降解剂,包括成分a和成分b,其组合比例为2∶3,其中
所述成分a的制备方法为:乳酪杆菌CGMCC1.62、枯草芽孢杆菌CGMCC1.504、异常汉逊酵母CGMCC2.881,单独培养48h后,以2∶1∶1的比例混合后加载体低温干燥。
所述成分b的制备方法为:以AFB1作为碳源和能源进行AFB1降解菌株的筛选,经过26S rDNA的鉴定结果显示,筛选到降解AFB1的真菌为米曲霉,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登记编号为CGMCC5817,对降解AFB1的真菌进行固体发酵培养,提取AFB1降解酶粗酶液,加入载体后低温干燥。
成分a和成分b,按2∶3比例混合后制成黄曲霉毒素B1降解剂,其中乳酪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异常汉逊酵母三种菌的含量分别为2×109个/g、1×109个/g和1×109个/g,AFB1降解酶活力为135U/g。AFB1降解酶活力的定义为:在37℃的条件下每分钟降解1ng AFB1为一个酶活单位。
发明所述黄曲霉毒素B1降解剂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筛选得到对黄曲霉菌生长及AFB1降解效果较好的菌株,并对AFB1降解酶进行分离纯化,之后将益生菌与AFB1降解酶配合应用于肉鸡生产中,观察其对肉鸡饲料中AFB1的解毒效果,最后运用基因芯片对肝脏中相关基因表达量进行了测定,为AFB1降解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以及从基因水平上研究AFB1的致病机制并采取措施缓解其危害奠定了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益生菌组合与AFB1降解酶粗酶液配伍对AFB1的降解作用示意图,A、B、C表示的是统计分析中差异显著性,其中大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P<0.05),有一个大写字母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方法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1、试验菌株及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欧克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欧克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71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废旧塑料过滤模头
- 下一篇:水稻旱育壮秧生物基质的生产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