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了硬限幅器的FM数字调制解调电路的静噪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66632.3 | 申请日: | 2013-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6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何先灯;易运晖;程进;张顺;裴昌幸;陈南;朱畅华;权东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16 | 分类号: | H04B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71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限幅器 fm 数字 调制 解调 电路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FM信号静噪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采用了硬限幅器的FM数字调制解调电路的静噪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FM信号的解调过程中,当无输入信号时,解调鉴频器输出的信号为一些幅度较大的白噪声,使音频放大器输出很大的“哗——”的噪声,即“流水噪声”。为了去除这些噪声,通常需要加入静噪功能。传统的FM数字解调系统,静噪开关都是通过对解调后的信号进行处理获得的。常用的静噪方式有导频静噪,噪声检测静噪,载波检测静噪,很多新的算法和数字电路中都是通过这三种算法进行改进实现。
静噪系统大致分为三类:导频静噪、噪声静噪、载波检测静噪。发送端在对话音信号进行调制前,通常在话音信号频率低端(300Hz以下)加入单音,然后再送去调制发射出去。接收端解调后检测这一单音,进行静噪控制。受静噪输出衰减和发射机电路对低频响应程度的限制,国军标规定军用FM电台的导频为150Hz(正负2Hz)。
噪声静噪方式利用鉴相器的压噪特性,当射频信号较强时,输出噪声降低;当射频信号消失时,输出较大幅度的白噪声。噪声静噪方式即利用这一特性进行静噪控制。一般的窄带FM接收中都为噪声静噪配置有音频放大器(噪声提取滤波)和简单的施密特比较器,民用FM接收机几乎都用这种静噪方式。
载波检测静噪是利用鉴频器前限幅电路的电流与输入信号强度的对数在相当大的范围内成正比,通过检测此电流即可得出输入信号的强度,从而进行静噪控制。很多FM接收IC均给出此输入信号强度信号(RSSI)。此信号常用作输出信号强度表驱动、AGC、载波检测静噪等。
三种静噪方式中导频静噪电路最为复杂,而且增加了额外的发射功率,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操作简单等优点;噪声静噪和载波静噪电路简单,不需要额外发送导频,可实现互通性;有的电台为增加兼容性,经常是既有导频静噪功能也有噪声静噪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了硬限幅器的FM数字调制解调电路的静噪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采用了硬限幅器的FM数字调制解调电路的静噪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混频、滤波,以便将射频信号变换到适合处理的中频信号;再将该中频信号进行限幅放大判决的硬件电路和低通滤波器;对低通滤波后的FM调频信号进行AD采样,将同一信号同时进行两组处理,一组进行静噪算法,一组继续进行FM的数字解调,获得语音数据;通过静噪算法的开关判决,来确定是否有语音和是否需要打开声码器送出语音数据;所述的静噪算法流程为:
A1、获得处理后的一段中频带的FM调频信号x1;
A2、对x1中过零的上升沿的点取“1”,其余信号取“0”,得到的数据为x2;
A3、统计x2每两个“1”之间“0”的个数得到数组,将此数组保存在数组vector[m]中,其中m为要统计的x2中所包含的周期数;
A4、计算数组vector的均值Avg,即信号x1中平均每个周期的样点数;
A5、利用均值Avg和数组vector,计算出数组的方差和DE;
A6、设定门限为x,x的选择与载波频率,采样率,处理的信号长度有关,当DE>x时,判为白噪声,关闭音频放大器,否则打开音频放大器。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静噪方法,用于去除“流水噪声”,即保证在发射方发射FM信号时开启音频放大器,又保证发射方停止发射时关闭音频放大器,实现静噪开关的功能。
该静噪算法利用FM调频信号的调制特性,通过求解一段信号的采样数据的周期的方差和,来获得判决有无发射FM信号的依据,从而实现静噪开关功能。由于在FM解调端,有FM调制信号时的解调频偏比无FM调制信号时的要小很多,所以通过此方法能够很有效的实现静噪开关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出的FM数字解调的系统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方法的判决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静噪算法的流程图;
图4为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对不同信噪比下的数据方差和的对比图;
图5为语音信号被误判为噪声信号的误判概率随信噪比变化的仿真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66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