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大绷网张力的加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065875.5 | 申请日: | 2013-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94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魏志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允升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C1/14 | 分类号: | B41C1/14;B41M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大 张力 加强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大绷网张力的加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SMT模板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表面组装技术(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SMT) ,相对于传统的插装元件,具有重量轻、体积小、可靠性高等突出优点,是目前电子组装技术里最流行的技术和工艺。SMT印刷用的模板是SMT组装工艺中很重要的模具,印刷的锡膏通过SMT模板上的开口漏印到对应的焊盘上。印刷时,用刮刀将锡膏从模板的一端刮到模板的另一端,整个印刷过程中刮刀、模板、线路板呈线性接触。印刷时刮刀对模板会有一定的压力,模板需要有一定的张力,待刮刀刮过后能够很好的反弹以脱离线路板,这样就不会将已经印刷到焊盘上的锡膏又粘覆到模板上从而造成脱锡膏效果差,导致印刷质量差,如此对模板的张力要求非常高,而现在印刷用的模板虽然经过绷网工序使附着在丝网上的模板产生一定的张力,但依然普遍存在张力不够大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增大模板的张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需要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中的至少一个。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大绷网张力的加强装置,包括网框,加强装置,所述网框为两组对边构成的中空框架结构,所述对边具有贯穿所述对边内外两侧的通孔;所述加强装置数量为两套,包括螺旋机构、垫块、垫圈,所述螺旋机构包括带有螺纹的螺杆、螺母;所述螺杆一端通过所述对边的通孔固定,另一端通过另一对边的通孔与螺母相联,所述螺母可以旋转挤压所述对边使所述网框产生向内侧的形变;所述垫块和所述垫圈安装在所述网框对边的外侧与螺杆联接,所述垫块具有通过所述螺杆的垫块通孔。
另外,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增大绷网张力的加强装置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螺杆是一端具有螺杆端部的螺杆或两端都不具有螺杆端部的螺杆。
具有螺杆端部的螺杆通过所述对边上的通孔,由于螺杆端部的尺寸大于通孔尺寸,所以可以卡在所述网框对边的外侧;两端都不具有螺杆端部的螺杆在安装时,则可以在一侧加装螺母进行固定,另一端则进行螺母锁紧
进一步地,所述螺纹为密纹螺纹。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增大绷网张力的加强装置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组装加强装置:将两套所述螺杆的一端分别通过对应的所述垫圈、所述垫块、所述通孔安装在所述网框对应的对边上并保持固定,另一端通过所述网框对应的对边上的通孔、垫块、垫圈与螺母相联,旋转所述螺母拉紧两套所述螺杆使所述网框产生内向变形;
S2绷网并固定: 将丝网进行绷网并将其固定联接在产生内向变形的所述网框上;
S3拆卸加强装置:旋转所述螺母放松所述螺杆,以相反的步骤拆卸加强装置,使所述网框以自有内向变形对丝网进行二次绷紧。
进一步地,S2步骤中,所述固定联接为胶联接结构或焊接结构。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所示为将加强装置安装在网框上的整体示意图;
图2所示为将网框通过加强装置加强后的平面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1中B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4所示为图1中B部分另一个实施例的放大示意图
图1中,11为网框,12为垫块,13为螺旋机构,131为螺杆,B为待放大区域;
图3中,51为垫圈,134为螺母;
图4中,135为螺杆端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 “上”、“下”、“底”、“顶”、“前”、“后”、“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允升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允升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58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