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铅冶炼渣风淬粒化、余热利用的选冶联合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65281.4 | 申请日: | 2013-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8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刘维;覃文庆;蔡练兵;刘三军;郑永兴;孔燕;罗虹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1/02 | 分类号: | C22B1/02;C22B1/00;C22B1/26;F27D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83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冶炼 渣风淬粒化 余热 利用 联合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选冶领域,具体为一种铅冶炼渣风淬粒化、余热直接用于含铅锌矿物的硫化转化,焙烧产物水淬、磨矿以及浮选的联合方法。
背景技术
鼓风炉和液态高铅渣直接还原熔炼后产生大量的含铅锌熔渣,现处理工艺主要以烟化炉挥发为主。在工艺生产过程中,需加入大量焦炭或者粉煤等来强化金属的还原和挥发,从而造成能耗高,收尘系统复杂,粉尘污染严重等问题,尤其是在铅锌市场价格不景气时期,铅冶炼渣不经处理直接水淬带来的热量流失及堆存、填埋给周围居民带来重金属污染的严重问题。因此,急需开发出一种低成本的回收铅渣中有价金属的新技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鼓风炉和液态高铅渣中铅锌含量通常在20%左右,远远超过自然矿石含量,如能像铅锌矿石选矿一样对其进行浮选,不仅可以降低能耗,还可以减少高温处理过程的重金属挥发污染。但鼓风炉和液态高铅渣中有价组分主要为铅锌的氧化物、硅酸盐以及铁酸盐,各有价组分高度分散在玻璃渣相中,直接对其进行浮选很难获得好的分选效果。针对氧化铅锌矿选矿,中国专利CN1851009和CN101024863中用选冶联合的方法处理以碳酸盐为主的氧化铅锌矿物,该方法是基于碳酸盐低温分解为氧化矿,利用硫对铅锌矿物亲和力较强的特性,在惰性或还原气氛下进行硫化焙烧,缓慢冷却后用于浮选,该技术为氧化铅锌矿选矿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处理方法。但由于处理原矿时需增加碎磨和焙烧工序,势必增加大量能耗,在经济上可行性不强。此外,专利中对冶炼渣料的硫化处理并没有涉及。随着资源的不断枯竭,对二次资源尤其是铅锌冶炼渣中有价金属的回收利用提上日程。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铅熔渣处理中烟化炉高能耗、收尘系统复杂、高污染不足,尤其是在铅锌价格市场不景气时期,铅冶炼渣不经处理直接水淬带来的热量流失及堆存、填埋带来的环境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铅冶炼渣风淬粒化、余热利用的选冶联合方法,该方法能从根本上解决烟化炉高能耗、收尘系统复杂、高污染问题,充分利用铅冶炼渣风淬后高温空气直接用于余热锅炉生产蒸汽,以及粒化后颗粒无需进行单独粉碎作业,无需单独加热提供硫化转化热能的优势,具有传统技术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铅冶炼渣风淬粒化、余热利用的选冶联合方法,其特点是,包括如下步骤:
a)输送:将铅冶炼渣经溜槽运送至风淬装置处,铅冶炼渣的温度保持在1100℃~1300℃;所述风淬装置的结构为,包括与所述溜槽连通的风淬箱,设置在风淬箱顶部的风管,设置在风淬箱一侧的粒化风机,设置在风淬箱底部的粒化渣出料口;所述粒化风机通过管道与所述风淬箱连通;
b)风淬:铅冶炼渣从溜槽进入风淬箱内时,被粒化风机喷出的高速空气流吹散,粉碎成2mm以下的粒化渣,该粒化渣的温度为700~900℃,直接用于硫化焙烧;
c)硫化焙烧:将粒化渣转移至硫化反应器中,加入硫化剂和还原剂焙烧进行硫化反应;所述硫化剂为黄铁矿或硫磺,黄铁矿加入量为炉渣重量的5%~25%,硫磺加入量为粒化渣重量的1%~12%;所述还原剂为焦炭、煤或石墨粉的一种或几种,还原剂的加入量为粒化渣重量的2%~8%;硫化焙烧温度为650℃~900℃,焙烧时间为1h~3h,硫化焙烧过程发生以下反应:
Pb2SiO4+C+2FeS2=2PbS+CO2(g)+SiO2+2FeS (1)
Zn2SiO4+C+2FeS2=2ZnS+CO2(g)+SiO2+2FeS (2)
2ZnFe2O4+2FeS2+C=2ZnS+2FeS+CO2(g)+2Fe2O3 (3)
2PbO+C+2FeS2=2PbS+CO2(g)+2FeS (4)
2ZnO+C+2FeS2=2ZnS+CO2(g)+2FeS (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52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下肢关节运动信息的步态相位判别方法
- 下一篇:一种S型接地电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