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尼龙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65164.8 | 申请日: | 201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6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叶丹滢;石鑫;袁绍彦;刘奇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2 | 分类号: | C08L77/02;C08L77/06;C08L51/06;C08K13/04;C08K7/08;C08K3/32;C08K3/34;B29C47/9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林火城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尼龙 改性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尼龙改性材料,其包括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为:
尼龙63~78份,纳米材料分散改性剂4~10份,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二元接枝改性乙丙橡胶5~10份,纳米凹凸棒土6~12份,纳米磷灰石晶须2~5份,抗氧剂0.1~2份,加工助剂0.1~5份。
2.一种尼龙改性材料,其包括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为:
尼龙69~73份,纳米材料分散改性剂7~10份,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二元接枝改性乙丙橡胶6~8份,纳米凹凸棒土8~12份,纳米磷灰石晶须2~4份,抗氧剂0.1~2份,加工助剂0.1~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尼龙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尼龙选自聚癸二酸癸二胺(尼龙1010)、聚十一酰胺(尼龙11)、聚十二酰胺(尼龙12)、聚己内酰胺(尼龙6)、聚癸二酰己二胺(尼龙610)、聚十二烷二酰己二胺(尼龙612)、聚己二酰己二胺(尼龙66)、聚辛酰胺(尼龙8)、聚9-氨基壬酸(尼龙9)。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尼龙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纳米材料分散改性剂为乙烯、丙烯或α烯烃的低聚物,或者它们的组合物的低聚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尼龙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纳米凹凸棒土直径为5-15nm,长径比为20~50:1。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尼龙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纳米磷灰石晶须直径为5-20nm,长径比为15~20:1。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尼龙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抗氧剂为酚类抗氧剂、亚磷酸酯类抗氧剂、含硫类抗氧化剂中的一种,或者其中多种的组合物,所述酚类抗氧剂选自BHT、1010或1076,所述亚磷酸酯类抗氧剂选自168或626,所述含硫抗氧剂选自PS802、DLTP或DLSP;所述的加工助剂为硬脂酸、硬脂酸盐、白矿油、硅油或聚硅酮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尼龙改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数将尼龙、纳米凹凸棒土,纳米羟基磷灰石晶须,纳米材料分散改性剂,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二元接枝改性乙丙橡胶,抗氧剂和加工助剂加入高速搅拌混合机中,搅拌混合至混合均匀;
2)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混炼、挤出、冷却、干燥、切粒。
9.权利要求8所述的尼龙改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双螺杆挤出机螺筒各分区温度保持在200℃-225℃之间,双螺杆挤出机长径比为32-40,螺杆转速为350-500转/分钟。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尼龙改性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尼龙改性材料应用于汽车、电子电气、包装、机械或建筑领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516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