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动变速器车辆的起步辅助装置及起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65084.2 | 申请日: | 201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81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黄勇;李庆峰;李书利;孟凡微;王亮;牛海超;王胜涛;李颖涛;任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48/04 | 分类号: | F16D48/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动 变速器 车辆 起步 辅助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传递技术,尤其涉及手动变速器车辆的起步辅助装置及起步方法。
背景技术
液力驱动的离合器系统位于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包括离合器踏板、离合器总泵、储液罐、离合器分泵、与离合器分泵连接的离合器分离装置,离合器踏板控制离合器总泵将储液罐内的油液泵送至离合器分泵内,离合器分泵中的油液推动离合器分离装置接合以实现发动机到变速器的动力传递。
在车辆起步时,驾驶员缓慢松开离合器踏板,使储油罐中的油液缓慢泵送到离合器分泵中以推动离合器分离装置的缓慢接合从而驱动车辆平稳起步。然而对于驾驶手动变速器车辆经验不足的驾驶员来说,经常会出现松开离合器踏板较快的情况,这样就会导致泵送到离合器分泵中的油液过快从而造成离合器分离装置不能缓慢接合,结果就有可能导致发动机的动力不能高效地传输到变速器中而使车辆在起步时熄火。
目前解决车辆在起步时容易熄火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在起步时加大动力输出,然而这样会造成发动机动力浪费,增大油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手动变速器车辆的起步辅助装置及起步方法,在不增加油耗的前提下解决手动变速车辆在起步时容易熄火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手动变速器车辆的起步辅助装置包括离合器踏板、离合器总泵、储液罐、离合器分泵、与离合器分泵连接的离合器分离装置,所述离合器踏板控制离合器总泵将储液罐内的油液泵送至离合器分泵内,离合器分泵中的油液推动离合器分离装置接合,其中,该起步辅助装置还包括连接在离合器总泵和离合器分泵之间的变力机构,所述变力机构用于根据松开离合器踏板的实际速度与车辆起步时松开离合器踏板的临界速度的差值调整向离合器分泵泵送油液的速率,所述离合器分泵在该油液的速率下推动离合器分离装置的接合以驱动车辆平稳起步。
具体而言,所述变力机构包括泵体和设在泵体内的活塞,所述活塞连接有中央控制器,所述泵体通过总泵油管连接所述离合器总泵、通过分泵油管连接离合器分泵,中央控制器根据松开离合器踏板的实际速度与车辆起步时松开离合器踏板的临界速度的差值控制活塞运动的速率以调整向离合器分泵泵送油液的速率。
优选地,所述中央控制器包括电连接的电控单元和电机,电机和活塞通过变转动为直线运动的机构连接;所述电控单元用于计算以实际速度松开离合器踏板时离合器的实际传递扭矩,并将所述离合器的实际传递扭矩与以临界速度松开离合器踏板时的离合器的起步扭矩作比较,且当所述离合器的实际传递扭矩小于起步扭矩时将扭矩的差值输出到电机中;所述电机用于根据所述扭矩的差值控制其以一定的转速转动,并通过变转动为直线运动的机构将电机的转速变换为活塞运动的速率。
其次,所述电控单元还用于判断车辆是否为起步状态,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则不进行离合器的实际传递扭矩的计算。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通过支撑板连接所述变转动为直线运动的机构。
本发明中具有上述起步辅助装置的手动变速器车辆的起步方法包括:
步骤1,变力机构根据松开离合器踏板的实际速度与车辆起步时松开离合器踏板的临界速度的差值调整向离合器分泵泵送油液的速率。
步骤2、离合器分泵根据调整后的油液的速率推动离合器分离装置接合从而驱动车辆平稳起步。
其中,上述步骤1具体为中央控制器获取松开离合器踏板的实际速度与车辆起步时松开离合器踏板的临界速度的差值并根据该速度的差值控制活塞运动的速率从而调制向离合器分泵泵送油液的速率。
优选地,步骤1包括:电控单元计算以实际速度松开离合器踏板时离合器的实际传递扭矩,并将所述离合器的实际传递扭矩与以临界速度松开离合器踏板时车辆的起步扭矩作比较,且当所述离合器的实际传递扭矩小于车辆的起步扭矩时将扭矩的差值输出到电机中;所述电机根据所述扭矩的差值控制其以一定的转速转动,并通过变转动为直线运动的机构将电机的转速变换为活塞运动的速率。
进一步地,在计算离合器的当前扭矩之前还包括识别车辆是否为起步状态,如果是则计算以实际速度松开离合器踏板时离合器的实际传递扭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50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轧钢机上轧辊传动机构
- 下一篇:夜行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