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灯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64243.7 | 申请日: | 201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2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吴纪良;林柏辛;林钦雯;辛哲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4/08;G02F1/16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灯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灯具,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光调节模块以调整照射效果的灯具。
背景技术
在传统灯具的设计上,由于灯具表面的反射面通常为固定、不可变动的,因此在使用上,一种灯具仅能对应到一种光源的照射效果。举例来说,照明光照射在一个平面上时,光线在平面上形成的图案是固定的。此外,灯具也无法调整照明光照射在平面上时的明暗度,而需仰赖多个光源分别开关来变更明暗度。但是增加光源同时也意味着生产成本的增加。
灯具通常为固定的几何形状,并且不具备因应环境或使用需求而可以改变照射光光形的能力。因此,在目前灯具的制造上,多半是借由改变其形状与设计以取得更好的照明效果。至于如何在固定反射面的情况下,设计出可变换光线照射效果的灯具,仍是相关技术研发者积极在追求与尝试克服的一项挑战。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灯具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灯具,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灯具,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灯具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灯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在固定反射面的情况下,可变化光线照射效果,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灯具,其包括:光源,提供照明光;反射单元,反射该照明光;以及光调节模块,配置于该反射单元上,且位于该光源与该反射单元之间,该光调节模块包括可移动式吸光材料,其中该光调节模块中该可移动式吸光材料所在的区域形成吸光区,且该光调节模块中没有该可移动式吸光材料的区域形成透光区,该可移动式吸光材料被施加多种不同的电场而分别移动至不同的位置,进而改变该吸光区与该透光区的位置与大小,且该照明光的照射于该透光区的部分依序穿透该透光区、传递至该反射单元、被该反射单元反射及再次穿透该透光区。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灯具,其中所述的反射单元为反射灯罩,且该光源配置于该反射灯罩中。
前述的灯具,其还包括:第一电极层,配置于该光调节模块与该反射灯罩之间;以及第二电极层,配置于该光源与该光调节模块之间,其中该第一电极层与该第二电极层施加该多种不同的电场至该可移动式吸光材料。
前述的灯具,其中该第一电极层与该第二电极层皆为透明电极层。
前述的灯具,其中该反射单元为第一电极层,该灯具还包括第二电极层,该第二电极层配置于该光源与该光调节模块之间,该第一电极层与该第二电极层施加该多种不同的电场至该可移动式吸光材料,且该第一电极层为反射式电极层。
前述的灯具,其中该可移动式吸光材料包括多个带电的色素粒子。
前述的灯具,其中该光调节模块还包括:多个微容器,容置所述带电的色素粒子;以及多个电泳液,分别填充于所述微容器中,其中所述带电的色素粒子浸泡于所述电泳液中。
前述的灯具,其中该光调节模块包括黏着层,其中所述微容器分布于该黏着层中。
前述的灯具,其包括:第一电极层,其中该第一电极层为该反射单元或不同于该反射单元的膜层,且该膜层配置于该反射单元与该光调节模块之间;第二电极层,配置于该光源与该光调节模块之间,其中该第一电极层与该第二电极层施加该多种不同的电场至可移动式吸光材料。
前述的灯具,其中该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彼此分离的第一电极,该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彼此分离的第二电极,且所述第一电极的节距不同于所述第二电极的节距。
前述的灯具,其中该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一电极组,且该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二电极组,每一个微容器配置于一个该第一电极组与一个该第二电极组之间。
前述的灯具,其中该第一电极组包括多个第一电极,且该第二电极组包括多个第二电极,当该微容器旁的所述第一电极处于第一电压,且该微容器旁的所述第二电极处于第二电压时,该微容器中的所述色素粒子覆盖该反射单元位于该微容器下方的部分,其中该第一电压不同于该第二电压。
前述的灯具,其中当该微容器的两侧互相对应的部分所述第一电极与部分所述第二电极处于该第一电压,且该微容器的两侧互相对应的另一部分所述第一电极与另一部分所述第二电极处于该第二电压时,所述色素粒子偏向处于该第一电压的部分所述第一电极与部分所述第二电极,而暴露出部分该反射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42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