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简易式充气阀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64114.8 | 申请日: | 201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9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杨士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立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24/06 | 分类号: | F16K24/06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华辉;曹爱红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简易 充气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具有缓冲保护功效的衬垫气囊的充气阀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在球鞋、运动鞋、休闲鞋鞋体、安全帽或类似需为膨胀缓冲衬垫材结构上的简易式充气阀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气垫由于其具有较好的避震缓冲作用,已经较为广泛地应用于鞋帽内,以给使用者提供更好的保护。
关于带有充气气囊的鞋子的设计,如美国专利第6,189,172号所示,该泵浦与该泄气阀所构成的组件,该充气气囊包含:一气囊泵体,具有一入口及一出口,该出口是用来将流体排出至气囊内;一泄气阀,具有一输入口及一输出口,该输入口用于与气囊内的流体互通;其中该泄气阀包含:阀体,由非柔性材料所构成,该阀体具有一从入口延伸至出口的内孔;一上端向内延伸的凸缘,该凸缘包含一底部表面、一顶部表面及一贯穿底部表面至顶部表面的内孔,该底部表面系用作为一气阀座;一柱塞,贯穿该阀体的内孔,该柱塞具有一小直径的上段部以使其能通过该上端向内延伸的凸缘的内孔,该柱塞还设有一具有较大直径的下段部以使其无法通过该上端向内延伸的凸缘的内孔,该柱塞的下段部具有一与该上端向内延伸的凸缘的底部表面并列的顶部表面及一底部表面;一环圈,以柔性材料制成,置于该柱塞下段部与该上端向内延伸的凸缘之间。
由上可知,上述的鞋子可充气气囊的泵浦与该泄气阀与气囊是通过导管进行连接的,使用时必需于脚部穿鞋后,再用手按压泵浦而充气并涨大鞋内气囊,在鞋体外甚至暴露出泵浦与泄气阀,外观上无法达到简洁,且充气过程操作麻烦,不简便。
因此,设计一种可安装于运动鞋体内,外形简洁美观,穿鞋方法一如常态普通鞋子的穿着习惯,穿鞋方便快捷的充气气囊的简易式充气阀结构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具体公开一种简易式充气阀结构,该充气阀在使用时能方便的对气囊进行充气,简单方便,此外,其隐蔽性好,确保鞋帽在增加充气功能后也保留其简洁的外观,实用性强。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所述的简易式充气阀结构,包括底座、膜片及一具有弹性回复力的挤压体,所述底座的顶面中央处设有一管座,管座内侧具有一通孔;所述膜片设于底座通孔的底部位置,且对应于底座通孔的外围处环设有至少一个孔洞,所述膜片的外周缘与底座压合;所述挤压体设于底座上方,所述挤压体的内部具有一气室空间,气室顶部设有至少一穿孔,底部周缘则设有密封缘,所述密封缘与底座对应压合或黏合。
作为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的通孔底缘设有呈圆弧状的倒角,确保膜片与底座之间能更好的密合。
作为上述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中央管座的顶面为呈凹凸状的波浪面,预防按压挤压体时管座的通孔被封堵住。
作为上述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的顶面外围处设有一凸环,所述凸环便于挤压体与底座之间定位配合。
在本发明中,所述底座于膜片外侧周缘设有多数支凸肋,防止在进气动作时膜片与挤压体之间相互干涉,而影响进气效果。
在本发明中,所述挤压体的气室顶部穿孔上还设有单向阀。
在本发明中,所述膜片为PU材质制成的膜片;所述底座为盘状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所述的充气阀结构简单,在与气囊组成衬垫气囊时能藏于鞋帽内部不外露,使鞋帽外观简洁、大方;
(2)本发明所述的充气阀在内衬于鞋体内或帽体内时,仅勿需提前进行充气再内置于鞋帽内,只需要穿着时通过脚部或者头部对充气阀本身的挤压即可完成衬垫气囊的充气工作,使用方便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简易式充气阀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充气阀组合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与气囊结合成为衬垫气囊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充气阀进气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上述图4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充气阀逆止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上述图6中B处放大示意图。
其中:
1为充气阀;2为衬垫气囊;10为底座;11为管座;12为波浪面;13为通孔
14为倒角;15为凸肋;16为凸环;20为膜片;21为孔洞;30为挤压体;31为气室
32为穿孔;33为密封缘;40为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立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立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41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家庭控制系统
- 下一篇: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