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镁回转窑进料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63772.5 | 申请日: | 201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5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杨彬;王国强;宋富强;孙鹏;张朝阳;韩红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兴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7/42 | 分类号: | F27B7/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7 | 代理人: | 刘月娥 |
地址: | 056107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镁 回转 进料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镁回转窑自动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提供了一种金属镁回转窑进料控制装置,实现金属镁原料的实时控制。
背景技术
目前,金属镁回转窑生产过程中,原料料位的控制是现场根据料位计信号手动控制斗提机的运行。其不足在于自动化程度低,控制精度差,控制过程的可控性差,控制过程不能根据工艺要求实时调节料位,故障率高且维修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镁回转窑进料控制装置,克服了现有进料技术的自动化程度低,控制精度差,可控性差,不能根据工艺要求实时调节料位,故障率高且维修不便等缺点,实现金属镁原料进料的实时控制。
本发明包括进料控制装置中控室自动控制系统、进料控制现场装置两大部分。
进料控制装置中控室自动控制系统包括:电气柜、屏蔽控制电缆、以太网交换机、以太网、工业控制计算机;电气柜安装在中控室内,工业控制计算机安装在中央控制室的控制台内,通过以太网交换机及以太网与电气柜中AB可编程控制器连接;
电气柜中装有进料变频器及其制动电阻、空气开关、AB可编程控制器及其输出输入模块;AB可编程控制器上的输出模块控制进料速度及启停,通过通讯模块经DP总线控制进料变频器的运行,AB可编程控制器上的输入模块分别控制进料称重传感器、料仓雷达料位计、数字值编码分析仪。如图1所示。
进料控制现场装置包括:进料称重传感器、料仓雷达料位计、数字值编码分析仪;进料称重传感器每次测量料仓实际进料量,料仓雷达料位计在料仓内顶部安装,测量料仓内实时料位,金属镁进料在中控室内在工业控制计算机上实现自动控制;数字值编码分析仪安装于进料小车上,测量进料小车实时位置并通过中控室工业控制计算机实时显示及控制。如图2所示。
本发明所述的数字值编码分析仪采用Profibus-DP协议的数字值编码分析仪。
本发明所述的可编程控制器采用AB公司的CMX-1769。
本发明所述的变频器采用AB公司的PowerFlex700系列变频器。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以根据实际要求实现自动进料,控制过程不用人工干预且控制精度高,控制方式简单灵活,故障率低,即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又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进料控制现场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包括进料控制装置中控室自动控制系统、进料控制现场装置两大部分。
电气柜中装有进料变频器及其制动电阻、空气开关、AB可编程控制器及其输出输入模块;AB可编程控制器上的输出模块控制进料速度及启停,通过通讯模块经DP总线控制进料变频器的运行,AB可编程控制器上的输入模块分别控制进料称重传感器、料仓雷达料位计、数字值编码分析仪。如图1所示。
进料控制现场装置包括:进料称重传感器、料仓雷达料位计、数字值编码分析仪;进料称重传感器每次测量料仓实际进料量,料仓雷达料位计在料仓内顶部安装,测量料仓内实时料位,金属镁进料在中控室内在工业控制计算机上实现自动控制;数字值编码分析仪安装于进料小车上,测量进料小车实时位置并通过中控室工业控制计算机实时显示及控制。如图2所示。
本发明的DCS进料自动控制系统的IO模块与数字值编码分析仪、进料称重传感器、电气柜、工业控制计算机通过屏蔽控制电缆相连接,进料系统所有运行状态也由DCS系统集中采集并处理。
进料自动控制装置的工作方式由电气柜内设开关选择,操作人员可根据所选择的工作方式或通过电气柜或通过工业控制计算机的智能人机界面对控制装置显示料仓实际料位、料车电机运行电流、料车实际运行情况、每次进料量及进料总累积量,以及根据工艺需要进行各种参数设定和启停控制。进料自动控制装置的进料系统的原料量也可通过DCS系统自动调节至最佳状态。进料称重传感器用来检测每次进料量。料仓雷达料位计安装在料仓顶部,用于检测料仓实际料位,实现进料实时控制。数字值编码分析仪用来测量进料小车的实时位置。根据金属镁提炼生产工艺要求,在工业控制计算机画面上设置料仓内金属镁原料料位高度及实时上料量。数字值编码分析仪实时检测料车位置,并通过PLC控制料车的运行位置及实时速度。本发明能显著达到节能降耗和减少人员工作量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兴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兴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37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