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脚固定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62866.0 | 申请日: | 201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4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敏;周树道;陈加清;宁军;程聪颖;张国勇;金永奇;刘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北京蓝湖空间科技发展中心 |
主分类号: | E02D5/80 | 分类号: | E02D5/80;E04H15/6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地址: | 2111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脚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计制造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地面支架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帐篷、活动房、大棚、旗杆、护栏、篱笆等常用地面支架固定设备一般为带有铆钉或是圆环的锥形单杆形状,在固定过程中需要利用铁锤敲入地面中起到固定的作用,而拆卸此设备时,需要利用撬起工具如起钉器、橇棍或铁管等一端抵在铆钉下端利用杠杆原理将其撬出。不仅携带工具多,且极易损坏铆钉。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地脚固定钎装置,可在不需要撬起工具的情况下固定地面支架,避免因外力作用引起钎杆顶端的损坏。
技术方案:一种地脚固定钎装置,包括固定钎杆和配套的拔起杆两部分,所述固定钎杆由杆体、可旋动螺母和旋杆组成,杆体为圆柱体,在其顶端设有圆台,尾端设有圆锥体,靠近圆台的下方水平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空心圆柱体旋杆,靠近旋杆的下方设有可旋动螺母,其与杆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在可旋动螺母水平方向一周均匀开有一组凹槽;所述配套的拔起杆的一端是与旋杆插接的部分,另一端是与可旋动螺母上的凹槽插接的部分。
上述所述的杆体顶端圆台的α角为60°,尾端圆锥体的β角为40°。
上述所述的可旋动螺母上的凹槽为2~6个。
上述所述的可旋动螺母表面设有螺旋花纹。
上述所述的地脚固定钎装置为表面镀有白锌的45钢。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1. 可旋动螺母旋紧后能将固定钎杆牢固地固定在地面上,防止外力造成固定钎杆的松动;
2. 旋杆的设置使得在不需要外带撬起工具的情况下,能够将固定钎杆从地面内拔出,可避免避免因撬起的外力作用引起钎杆顶端的损坏;
3.本发明采用45钢,使得切削加工方便,结构容易实现;
4.本发明配套器件少,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配套的拔起杆的尾端与可旋动螺母上的圆台凹槽配合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2所示为配套的拔起杆的顶端与旋杆配合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固定钎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配套的拔起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卸掉螺母的固定钎杆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地脚固定钎装置的使用图。
图中:1、固定钎杆,2、配套的拔起杆,3、杆体,4、可旋动螺母,5、旋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结合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固定钎杆1和配套的拔起杆2。固定钎杆1的杆体3是圆柱体,其顶端是α角为60°的圆台,圆台下面是两个左右对称的空心圆柱体旋杆5,尾端是β角为40°的圆锥体。可旋动螺母4位于旋杆5下方,与杆体3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其表面刻有螺旋花纹,不用时可取下保存。可旋动螺母4的水平方向一周均匀开有4个凹槽,用来配合配套的拔起杆2的尾端旋动可旋动螺母4。配套的拔起杆2的顶端用来套在旋杆5的外部将其旋动,旋杆5的端口处配备相应的锁紧件。配套的拔起杆2有2~4根。
固定地脚支架时,先将可旋动螺母4旋入杆体3上,并与旋杆5间留有一定空隙,再将固定钎杆1穿入待固定支架的圆环铰板的孔中一同压在地面上,用铁锤敲击固定钎杆1顶端的突起位置。
如图1所示,利用配套的拔起杆2的突起尾部向下旋动可旋动螺母4上的凹槽孔直至旋到最紧。
拆卸时,如图1所示,先用配套的拔起杆2的尾部旋松可旋动螺母4,再将配套的拔起杆2的顶端水平套在旋杆5上,如图2所示,将其旋松,从地里取出固定钎杆1。
本发明中所述具体实施案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案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作为本发明的技术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北京蓝湖空间科技发展中心,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北京蓝湖空间科技发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28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