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质基丁二酸水相催化加氢制备γ-丁内酯和四氢呋喃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62647.2 | 申请日: | 2013-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3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梁长海;邵正锋;李闯;肖子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307/33 | 分类号: | C07D307/33;C07D307/08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 |
地址: | 116024***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质基丁二酸水相 催化 加氢 制备 内酯 呋喃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化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以生物质基丁二酸为原料制备γ-丁内酯和四氢呋喃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丁二酸是一种重要的平台化合物,以它为基础,可以合成一系列的重要基础化学品,比如四氢呋喃(THF)、γ‐丁内酯(GBL)、1,4-丁二醇(BDO)等,还可以用于合成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等生物可降解材料。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对能源危机和资源约束认识的逐渐加深,利用工业生物技术以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生产生物质基丁二酸已成为世界各国的研究热点。日本三井公司于上世纪90年代采用生物酶转化法生产丁二酸,美国应用碳化学公司于2002年采用生物发酵法生产丁二酸,法国ROQUETTE公司与帝斯曼公司合作利用生物法生产丁二酸。可再生化学品公司生物琥珀(BioAmber)最近已与日本三井公司组建了一家合资企业,打算在加拿大建设一套年产3.4万吨丁二酸和2.3万吨1,4-丁二醇生产装置,预计2013年投产。我国在此方面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开发工作。许多科研院校如:天津大学,江南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烟台大学等都已开展了生物发酵生产琥珀酸的研究,天津大学已完成用生物发酵法生产琥珀酸的中试阶段。因此,利用生物质基丁二酸合成重要基础化学品四氢呋喃和γ-丁内酯,可以真正实现生物质高值化利用的目标。
在现有技术中,尚无直接利用生物质基丁二酸制造四氢呋喃和γ-丁内酯的报道。大多专利都论及马来酸或马来酸酐的加氢。US4609636公开了用Re/ Pd/C为加氢催化剂将马来酸水溶液加氢生产四氢呋喃和1,4-丁二醇等多种物质的混合物。CN1039243A公开了一种铼/钯氢化催化剂催化马来酸酐制备生产四氢呋喃和1,4-丁二醇的方法。这些专利中Re/Pd/C催化剂的制备均采用顺序浸渍法:即先浸渍Pd源再浸渍Re源。这种方法制备的双金属催化剂,金属间的合金效应会较弱。WO8607358公开了在Cu-Cr或Cu-Zn混合氧化物催化剂上以C4二羧酸烷烃酯(典型的是马来酸乙酯)为原料气相加氢制备γ-丁内酯。EP0322140公开了一种以铜、锌和铝混合物构成的催化剂气相加氢催化马来酸酐制备四氢呋喃和γ-丁内酯。马来酸以及马来酸酐的生产工业上主要是利用丁烷为原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石油资源。US5478952公开了用1wt%Ru-4wt%Re/C为加氢催化剂加氢催化丁二酸和马来酸制备四氢呋喃,γ-丁内酯和1,4-丁二醇混合物。从传统化工合成的马来酸及其衍生物转化为四氢呋喃和γ-丁内酯,虽然有已经比较成熟的工艺流程,但是对于现代生物发酵法制备的生物质基丁二酸而言,传统的工艺流程存在丁二酸纯化分离能耗高,步骤复杂等缺点。因此,如何有效直接利用生物质基丁二酸,优化工艺流程,使其转化为市场急需,附加值较高的化工产品四氢呋喃和γ-丁内酯,有着很重要的工业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质基丁二酸水相催化加氢制备γ-丁内酯和四氢呋喃的方法,针对现代生物发酵法制备的生物质基丁二酸纯化分离能耗高,步骤繁琐等缺点,通过以生物质基丁二酸的水溶液直接为原料,在加氢-脱水双功能催化剂上,使生物质基丁二酸水相加氢制备高附加值的基础化学品γ-丁内酯和四氢呋喃。本发明以水为溶剂,在中等压力条件下,实现了对生物质基丁二酸直接液相加氢制备γ-丁内酯和四氢呋喃,产品收率高,工艺简单,易于操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生物质基丁二酸为原料水相直接催化加氢制备γ-丁内酯和四氢呋喃的方法,包括步骤以下:将原料液加入高压反应釜中 ,加入加氢-脱水催化剂,将高压反应釜密封,用氮气排空后充入氢气6-8MPa,控制反应温度为180-240°C,反应时间2-10h,使生物质基丁二酸直接催化加氢制备γ-丁内酯和四氢呋喃。
所述的原料液为生物质基丁二酸,浓度在5-20%,加氢-脱水催化剂的加入量为原料液质量的0.5-2%。
所述的催化剂制备可以采用等体积共浸渍法制备:分别将一定量金属前驱体盐溶于水配成浸渍溶液,加入适量载体炭材料,混合均匀,室温静置12h,再将样品移入蒸发皿在烘箱中110°C干燥4h, 最后于300°C氢气中还原3h,得到负载型钯铼催化剂。其中,载体炭材料是活性炭、炭黑、碳纳米管或碳纳米纤维等。所述的催化剂还原方法为:采用H2还原,5°C /min从20°C升到300°C还原3h,H2流量100mL/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26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续供药喷洒农药无人机
- 下一篇:一种智能伞降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