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61820.7 | 申请日: | 2013-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2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王逸;廖以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70 | 分类号: | H04L12/70;H04L12/741;H04L12/863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苏培华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报文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网络目前在各行业已经日益普及,用户对于网络中报文转发可靠性越来越高。很多用户在网络部署的时候,会在设备间会采用等价链路或者聚合链路进行报文的分担和链路保护,或者配置多条链路形成主备链路。备用链路可以在主用链路故障时候为报文的转发提供冗余保护。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报文处理装置,应用于网络设备上,包括表项处理单元、报文转发单元、业务调度单元以及下一跳处理单元,其中:
表项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用户的配置指令在流量保护表中生成流量保护表项,其中流量保护表项包括主用链路出端口标识、备用链路出端口标识以及备用链路下一跳标识;
报文转发单元,用于根据待转发报文的目的IP地址确定该报文的出端口标识以及下一跳标识;
业务调度单元,用于判断报文出端口的缓存是否达到预设阈值,如果是则根据该出端口标识匹配流量保护表中各表项的主用链路出端口标识,并将匹配到的主用链路出端口标识对应的备用链路出端口标识以及备用链路下一跳标识作为报文的出端口标识以及下一跳标识;
下一跳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报文的下一跳标识对报文进行封装并从报文的出端口将封装后的报文发送出去。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上,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根据用户的配置指令在流量保护表中生成流量保护表项,其中流量保护表项包括主用链路出端口标识、备用链路出端口标识以及备用链路下一跳标识;
步骤B、根据待转发报文的目的IP地址确定该报文的出端口标识以及下一跳标识;
步骤C、判断报文出端口的缓存是否达到预设阈值,如果是则根据该出端口标识匹配流量保护表中各表项的主用链路出端口标识,并将匹配到的主用链路出端口标识对应的备用链路出端口标识以及备用链路下一跳标识作为报文的出端口标识以及下一跳标识;
步骤D、根据报文的下一跳标识对报文进行封装并从报文的出端口将封装后的报文发送出去。
本发明采用了简洁高效的设计方案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充分有效利用备用链路资源的问题,在优选的方式中利用了端口缓存使用指标作为判断依据,避免了更多资源的消耗。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典型的主备冗余链路部署组网图。
图2是一种主备冗余链路组网环境下的流量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报文处理装置逻辑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业务员调度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报文处理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在主备冗余链路的部署方案,现有技术实现一般是采用多条链路,通过软件配置这些链路的路由的优先级和路径开销来形成主用和备用角色。正常报文转发时设备优先选用主用链路出端口作为出口,当主用链路故障或者路由失效时,备用链路生效,报文转发的出口切换到备用链路(路由器B与路由C之间的链路)的出端口上。这样的设计进行减少了网络故障的持续时间,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健壮性。
事实上,相对于主用链路故障来说,主用链路出现拥塞是一种更加常见的情况。当主用链路没有发生故障但出现拥塞的时候,此时在主用链路出端口上进行下一跳处理时就会出现报文被丢弃的情况(通常简称为“丢包”)。请参考图2,假设主用链路P1口当前能转发4个报文,如果此时有6个报文需要从P1口发送出去,那么P1口上只能发走4个高优先级的报文,而相对低优先级的2个报文将被丢弃。针对这种问题,目前主要有两种处理方式。
第一种实现方式是通过检测主用链路是否故障或者通过检测主用链路和备用链路质量,进而根据检测结果把报文流量完全切换到无故障或者传输质量好的备用链路进行转发。第二种实现方式是通过软件轮询监控各链路端口的报文收发状态和速率,当一些链路达到带宽阈值时,通过在网络中发送特定报文检测链路拥塞程度,将超过阈值的报文流量调度去其他未达到阈值链路上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18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