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胎盘蜕膜残留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60574.3 | 申请日: | 2013-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9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温铭杰;牛树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6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胎盘 残留 中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治疗产后(包括剖宫产后)胎盘蜕膜残留淋漓阴道出血、合并感染的胎盘蜕膜残留阴道出血、早中晚期流产后(包括药物流产后)胎盘蜕膜残留阴道出血的一种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临床上,产后、尤其剖宫产后胎盘蜕膜残留淋漓阴道出血不适宜刮宫,因胎盘附着面血窦尚未修复,子宫切口尚未真正愈合,尤其伴有感染的创面在清宫过程中往往引起大出血或栓塞,造成意外,故不宜刮宫;有些在大量联合应用抗生素下清宫的也不乏引起感染性栓塞造成病人突然死亡的,所以感染不能刮宫,且大量联合应用抗生素对一个产褥期患者也有很多副作用。早中晚期流产后(包括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采取手术清宫的方法非常普遍,给病人身心造成不应有的痛苦和损伤,也导致了许多继发不孕,且清宫后许多还要应用抗生素,又带来了其他不应有的副作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状况,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宜于治疗胎盘蜕膜残留的中药配方,其安全效优、经济适用、免除手术并且避免应用抗生素产生的副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胎盘蜕膜残留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药制成:当归10g、川芎6g、枳壳15g、炮姜6g、益母草30g、败酱草10-20g、蒲公英10-15g、生山药20g、焦山楂20g、黄芪15-20g、荆芥炭10-15g、贯众炭10-15g、炙甘草10g。
如上述所述的一种治疗胎盘蜕膜残留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药制成:当归10g、川芎6g、枳壳15g、炮姜6g、益母草30g、败酱草20g、蒲公英15g、生山药20g、焦山楂20g、黄芪20g、荆芥炭15g、贯众炭15g、炙甘草10g。
如上述所述的一种治疗胎盘蜕膜残留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药制成:当归10g、川芎6g、枳壳15g、炮姜6g、益母草30g、败酱草15g、蒲公英10g、生山药20g、焦山楂20g、黄芪20g、荆芥炭15g、贯众炭15g、炙甘草10g。
如上述所述的一种治疗胎盘蜕膜残留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药制成:当归10g、川芎6g、枳壳15g、炮姜6g、益母草30g、败酱草15g、蒲公英10g、生山药20g、焦山楂20g、黄芪15g、荆芥炭10g、贯众炭10g、炙甘草10g。
如上述所述任一种治疗胎盘蜕膜残留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取各原料药,入水浸泡20分钟,用武火煮沸,后用文火煮20分钟,倾出药液,再加水煮沸后,文火煮30分钟,将两次煎煮药液混合达1000ml左右即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临床上应用于治疗产后(包括剖宫产后)胎盘蜕膜残留出血,合并感染的胎盘蜕膜残留阴道出血、产后子宫复旧不良,恶露不净,产后发热,产后腹痛,早中晚期妊娠流产后(包括药物流产后)绒毛胎盘蜕膜残留出血,刮宫术后仍淋漓阴道出血均疗效显著。
增强子宫收缩、抗菌抗病毒消炎、止血镇痛、补虚、健脾胃、活血祛瘀、祛腐生新、抗贫血、抗血栓、抗氧化、增强免疫功能;无毒副作用,标本兼治,疗效显著,起效迅速,且对流产后的第一次月经复潮、月经持续天数和月经量的正常恢复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对流产后的第一次月经复潮、月经持续天数和月经量的正常恢复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女性健康大有裨益。
本技术方案中的原料药理是:
当归:补血,活血而不走,止痛,收缩子宫;
益母草、川芎:行血活血祛瘀;
炮姜:温经止血;
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消炎止痛,活血行瘀,祛腐生新;
枳壳:增强子宫节律性收缩;
贯众炭:清热解毒,抗菌抗病毒,杀虫驱虫,收缩子宫,止血;
焦山楂:抗氧化,提高免疫,健脾胃等;
黄芪:补中益气生血,促进造血功能,抑制氧自由基产生,提高免疫功能;
荆芥炭:解热镇痛,抗氧化,增强免疫功能,抗炎,抗菌,抗病毒,荆芥炒炭理血止血;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抗菌消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杀灭作用;对肺炎双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及卡他球菌等亦有一定杀灭作用;对某些病毒、真菌(奥杜盎小孢子菌,许兰黄癣菌,红色毛癣菌等)、钩端螺旋体也有抑制作用,且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对机体有营养保健作用;
生山药:健脾养胃,补益肺气,清热解毒,养血止渴,滋补助消化,止泻,祛痰,抗氧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未经首都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05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