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闭环控制的仿人机器人全向行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60399.8 | 申请日: | 2013-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9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娟;梁志伟;郝越;朱松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王素琴 |
地址: | 21000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闭环控制 人机 全向 行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仿人机器人行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闭环控制的仿人机器人全向行走方法。
背景技术
现实世界中最早出现的仿人机器人应该首推1973年早稻田大学加藤一郎研究室开发的WABOT-1。尽管技术还不是很成熟,WABOT-1却既能通过视觉识别物体,也能通过听觉和语音合成与人进行言语交流,还能通过有触觉的双手队物体进行操作,能够用双足行走。随后又有令人惊叹的P2、P3、ASIMO的问世,到2008年NAO的出现,仿人机器人的各方面技术在不断地更新。
在仿人机器人行走方面,也有其它一些方法,如S. Kajita的规划关节轨迹的方法,分析一个行走周期内踝关节和髋关节在各个状态下的位置和角度值,这些特征点被描述出来后再确定关节运动的连续曲线。该方法计算量大也很依赖于外界环境模型,对于自由度越多的机器人,其动态等式有时甚至是不可解的;S.Grillner的中心模型生成器,是基于神经网络的分析方法,由非振荡信号进行初始化,再以自包含的方法产生周期性信号的回路系统。该方法无需对机器人和外界环境进行动态模型,但无法准确获得对于神经连接的权重等一系列参数值;M.Ogino的弹道步行方法,是通过观察人类行走方式得出的,只在摆动的起始和结束阶段才驱动非支撑腿。弹道行走也就是一个行走控制器,在运动过程中,非支撑腿在摆动中间时刻是由重力和惯性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该方法在建立高能行走模型方面有很好的应用。
由于上述方法都是研究基于特定周期内稳定的双足运动,而在动态对抗和有限的空间内应用效率并不高,即无法在动态变化的外界环境下将行走的方向、速度和转角结合起来实时变化。上述问题是在仿人机器人的行走过程中应当予以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闭环控制的仿人机器人全向行走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基于特定周期内稳定的双足运动,而在动态对抗和有限的空间内应用效率并不高,即无法在动态变化的外界环境下将行走的方向、速度和转角结合起来实时变化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基于闭环控制的仿人机器人全向行走方法,包括足部落脚点规划、机器人躯干运动轨迹、足部空间轨迹规划、关节角度计算和反馈控制策略,
步骤一,足部落脚点规划:采用蚁群算法进行路径规划得出机器人足部在二维空间下的落脚点,并计算出机器人的零力矩点ZMP值;
步骤二,机器人躯干运动轨迹:由步骤一得出的ZMP值建立带预测控制的双线性倒立摆模型并得到机器人躯干的参考位姿;
步骤三,足部空间轨迹规划:由步骤一的足部落脚点规划得出的落脚点使用三次样条插值法,得出每两个落脚点在三维空间中的最佳运行轨迹,即可获得足部参考位姿;
步骤四,关节角度计算:由步骤二、步骤三得出躯干和足部的参考位姿利用逆运动学知识计算出机器人的膝盖处的关节角,踝关节的滚动角和俯仰角,股关节的偏摆角、滚动角和俯仰角;
步骤五,反馈控制策略:采用PID控制算法精确各个关节角度值并应用于实体机器人,由陀螺仪传感器信息值计算出机器人行走过程中的真实躯干位置,并与双线性倒立摆结合形成反馈控制,形成对整个行走过程的闭环控制。
本发明一种基于闭环控制的仿人机器人全向行走方法,采用蚁群算法进行路径规划得出机器人足部在二维空间下的落脚点并计算出机器人的零力矩点ZMP值;由ZMP的值建立带预测控制的双线性倒立摆模型(D-LIP)并得到机器人躯干的参考位姿;由足部落脚点规划得出的落脚点使用三次样条插值法,得出每两个落脚点在三维空间中的最佳运行轨迹,即可获得足部参考位姿;由上述两步得出躯干和足部的参考位姿利用逆运动学知识计算出机器人各个关节的角度;采用PID控制算法精确各个关节角度值并应用于实体机器人,由陀螺仪传感器信息值计算出机器人行走过程中的真实躯干位置,并与双线性倒立摆结合形成反馈控制,从而使整个系统闭环。进一步地,本发明在仿人机器人行走过程中,利用闭环控制实现机器人的全向行走。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机器人行走方法具有鲁棒性强、稳定性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落脚点规划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腿部的逆运动学计算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闭环控制说明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03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卷筒不易窜动的围网起网机
- 下一篇:蝇眼仿生触摸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