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营养袋假植培育造林母竹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060378.6 申请日: 2013-02-27
公开(公告)号: CN103098638A 公开(公告)日: 2013-05-15
发明(设计)人: 陈贤喜;张雨 申请(专利权)人: 陈贤喜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
代理公司: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代理人: 裴金华
地址: 313300 浙江省***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营养 假植 培育 造林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营养袋假植培育母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挖取母竹并栽植到营养袋中,然后把营养袋按距离排列到空地上,营养袋之间填埋紧实泥土,成活培育3-8个月,竹株生长旺盛后起苗,起苗时连带所述营养袋捆扎土球后运输,栽植前除去所述营养袋用以定植移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营养袋假植培育母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依次包括步骤:

(1)、场地准备:选择场地要求保证水源供应和交通、管理方便且比较平整;

(2)、选择营养袋:营养袋为薄膜、塑料或无纺布材料制作的下部有漏水孔的圆形袋状、杯状或钵状容器,大小根据母竹胸径粗细与土球大小相匹配;

(3)、栽植母竹苗:把挖好的符合造林要求的母竹苗按照常规方法栽植到所述营养袋里,填肥土或轻质营养土壅紧,栽植时修剪掉枯死的鞭根和多余的鞭根和土球,然后把装袋的母竹苗排列到所述场地,袋距与营养袋的口径相仿,在袋距空隙间加填当地土壤使之紧实;

(4)、栽后管理:搭建防风支架、施肥、浇水,成活后培育3-8个月;

(5)、起苗:起苗时清除所述营养袋之间的土壤,连带营养袋捆扎土球后运输;

(6)、造林栽植:除去所述营养袋后造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营养袋假植培育母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营养袋的口径为22-55cm,高度为20-50c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营养袋假植培育母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母竹竹株胸径为1-2cm时,所述营养袋的口径为22-28cm、高度为20-28c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营养袋假植培育母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母竹竹株胸径为5-6cm时,所述营养袋的口径为45-55cm、高度为40-50cm。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营养袋假植培育母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栽植母竹苗时填土所用的土是以混合有机肥的肥沃壤土或粘土与有机质、肥料配比混合而成的混合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营养袋假植培育母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春、秋季节栽植母竹苗,然后浇透水分,搭建支架防止被风刮倒,培育养护3-8个月用于造林。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营养袋假植培育母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袋之间距离相隔不超过一个营养袋口径距离,所填土壤为当地一般土壤。

9. 根据权利要求7或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营养袋假植培育母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栽后管理以水肥管理为主,栽植成活后浇施1次以氮肥为主的追肥,促使竹叶返绿;如果有少量的竹苗死亡或生长不良时,应予换苗补植;平时出现竹叶下垂情况就要浇水,浇水要对营养袋内外的土壤都要浇透;视竹苗生长情况每1-2个月浇施追肥氮磷钾全面的复合肥1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营养袋假植培育母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起苗需要用苗时,提前2-3天浇一次透水,先拆去支架,然后从旁边开始,按顺序清除营养袋外的土壤,连带营养袋完整地移出母竹竹株,以草绳连带营养袋捆扎土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贤喜,未经陈贤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037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