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声器外壳内绝缘隔离环的制造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60080.5 | 申请日: | 2013-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0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王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之华 |
主分类号: | H04R31/00 | 分类号: | H04R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02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声器 外壳 绝缘 隔离 制造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声器外壳内绝缘隔离环的制造方法,还涉及一种传声器外壳内绝缘隔离环的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0所示,ZL201110158348.X的中国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传声器外壳内绝缘隔离环的制造方法及装置,用来在传声器外壳1内壁涂敷一个环状的绝缘漆层来实现绝缘隔离环的功能,由于传声器外壳1的直径较小,一般直径在4mm-8mm之间,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涂敷针头4绕传声器外壳1的中心线旋转的过程中,导涂敷针头4与传声器外壳1内壁的距离不固定,容易发生偏移,导致涂敷完成的传声器外壳1内绝缘隔离环周向厚度不均匀;
再次,在涂敷针头4不断上升以形成绝缘隔离环的过程中,绝缘隔离环中心线方向两端的边缘位置确定不精确,满足不了绝缘隔离环中心线方向两端边缘位置定位精度极高的要求;
最后,由于传声器外壳1开口向上固定在外壳夹具上,在涂敷针头4不断上升以形成绝缘隔离环的过程中,绝缘漆由于自身重力的原因,容易下堆,导致涂敷完成的传声器外壳1内绝缘隔离环中心线方向厚度不均匀。
因此采用现有技术完成的传声器外壳1内绝缘隔离环不能满足生产设计要求,精度控制不准确,成品率不高,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控制精确,生产效率高,成品率高的传声器外壳内绝缘隔离环的制造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传声器外壳内绝缘隔离环的制造方法,所述传声器外壳呈一端开口的圆筒形,所述绝缘隔离环固定在所述传声器外壳内,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 将所述传声器外壳横向固定在外壳夹具上,所述传声器外壳的中心线水平;
第二步 将涂敷绝缘漆的涂敷针头横向插入所述传声器外壳内,所述涂敷针头插入的深度与所述绝缘隔离环的靠近所述传声器外壳开口近的一侧边缘对应;
第三步 纵向向下移动所述涂敷针头至靠近所述传声器外壳内壁;
第四步 向所述涂敷针头内送入绝缘漆,同时使所述外壳夹具带动所述传声器外壳绕所述传声器外壳的中心线旋转,形成一个封闭的绝缘小环;
第五步 纵向将所述涂敷针头向上移动离开所述传声器外壳内壁,再将所述涂敷针头向所述传声器外壳内横向移动一定距离,所述涂敷针头插入的深度与所述绝缘隔离环的靠近所述传声器外壳底部近的一侧边缘对应;纵向向下移动所述涂敷针头至靠近所述传声器外壳内壁;
第六步 向所述涂敷针头内送入绝缘漆,同时使所述外壳夹具带动所述传声器外壳绕所述传声器外壳的中心线旋转,形成一个封闭的绝缘小环;
第七步 横向将所述涂敷针头向所述传声器外壳外移动一定距离,再重复第六步,在所述传声器外壳内壁形成多个所述绝缘小环,直至所述涂敷针头移动到第四步形成的绝缘小环的位置;
第八步 停止向所述涂敷针头内送入绝缘漆,纵向将所述涂敷针头向上移动离开所述传声器外壳内壁;
第九步 横向将所述涂敷针头向所述传声器外壳外移动离开所述传声器外壳内腔;
第十步 从所述外壳夹具上取下所述传声器外壳,自然干燥或加热烘干,完成产品制作。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绝缘小环之间紧邻或间隔形成为所述绝缘隔离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传声器外壳内绝缘隔离环的制造方法,所述传声器外壳呈一端开口的圆筒形,所述绝缘隔离环固定在所述传声器外壳内,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 将所述传声器外壳横向固定在外壳夹具上,所述传声器外壳的中心线水平;
第二步 将涂敷绝缘漆的涂敷针头横向插入所述传声器外壳内,所述涂敷针头插入的深度与所述绝缘隔离环的靠近所述传声器外壳开口近的一侧边缘对应;
第三步 纵向向下移动所述涂敷针头至靠近所述传声器外壳内壁;
第四步 向所述涂敷针头内送入绝缘漆,同时使所述外壳夹具带动所述传声器外壳绕所述传声器外壳的中心线旋转,形成一个封闭的绝缘小环;
第五步 纵向将所述涂敷针头向上移动离开所述传声器外壳内壁,再将所述涂敷针头向所述传声器外壳内横向移动一定距离,所述涂敷针头插入的深度与所述绝缘隔离环的靠近所述传声器外壳底部近的一侧边缘对应;纵向向下移动所述涂敷针头至靠近所述传声器外壳内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之华,未经王之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00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衡臂和起重机
- 下一篇:一种收割机粮仓卸粮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