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胎气密层的生产工艺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60036.4 | 申请日: | 2013-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4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张维东;杨树新;燕北存 | 申请(专利权)人: | 朝阳浪马轮胎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3/24 | 分类号: | B29C43/24;B29C43/46;B29L3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2009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气密 生产工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胎气密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轮胎气密层的断面成形技术中的轮胎气密层生产工艺及所用装置。
背景技术
气密层是轮胎生产中重要部件,主要用来防止轮胎漏气,其对轮胎的安全使用至关重要。同时,气密层处在轮胎的整个内表面,用胶量较大,且一般采用气密性能较好的卤化丁基橡胶生产。由于轮胎气密层在轮胎生产成型过程中中部拉伸变薄较多,为保证气密层整体厚度一致且用胶量最小,气密层截面应制成弓形(如图3所示形状),同时为保证不同规格轮胎使用,该弓形截面圆弧边的曲率半径R1应不同。
目前在轮胎生产特别是载重子午线轮胎生产过程中,轮胎气密层一般采用挤出压延法进行生产,但该工艺需要频繁更换型辊来分段满足不同规格的轮胎气密层生产,造成设备和工装成本高,生产线的有效利用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等问题。为此,如何高质、高效、低成本生产气密层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关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无须更换型辊即可生产出不同规格的气密层产品,并实现连续调节的轮胎气密层生产工艺及装置。
采用本发明工艺及装置生产轮胎气密层无须换型辊或口型板,只需要调整两辊间的辊距C和两辊的轴交叉度E即可生产出各种不同规格的气密层产品。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轮胎气密层生产工艺,是气密层胶料通过上、下辊压延机压延后形成弓形气密层,其特征是:在生产不同规格轮胎气密层的方法是:所述的弓形气密层截面曲率半径R1通过调整辊轴的轴交叉度E来达到,弓形气密层的中点厚度H是通过调整辊距C来实现;所述压延机上、下辊的其中一辊采用中凹辊,另一辊为平辊;轴交叉度E是通过调整装置作用于中凹辊辊轴上的轴承座,使轴承座前后移动,辊距C是通过调整装置作用于平辊辊轴上的轴承座,使轴承座上下移动,轴交叉度E与辊距C在空间的调整方向为正相交。
本发明轮胎气密层生产工艺所使用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压延机的上辊采用曲率半径R的中凹辊,下辊为平辊,轴交叉度E调整装置中的减速机输出端连接丝杆,丝杆与中凹辊上的轴承座外表面相铰接使丝杆带动轴承座前后移动,辊距C调整装置中的减速机输出端连接丝杆,丝杆与平辊上的轴承座外表面相铰接使丝杆带动轴承座上下移动。
所述的中凹辊曲率半径R的设定,是按照所生产各规格气密层截面曲率半径R1中最小规格的气密层曲率半径R1设定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本发明生产轮胎气密层无须换型辊或口型板,只需要调整两辊间的辊距C和两辊的轴交叉度E即可生产出各种不同规格的气密层产品;由于辊距调节装置和轴交叉调节装置均可连续调节,可高精度达到生产的气密层实际截面与设计截面吻合,提供了进一步优化气密层截面设计的可能,可最大减少用胶量,实现了产品低成本、高品质;
2、因为只需调整设备的两个工艺参数即可完成不同规格的产品生产,能够避免更换规格时的生产中断,即保证了前面工序的生产稳定性和连续性,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物理性能和设备利用率;
3、免除了生产操作中更换工装的工作,降低了劳动强度,无需更换工装设计、制作大量工装,进一步降低了制作成本,设备结构简洁、一次性资金投入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设备中凹辊两辊压延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A-A向剖左视图。
图3为产品气密层截面形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上辊1,上辊轴1-1,下辊2,下辊轴2-1,轴交叉调整装置3,辊距调整装置4,胶料5,制品6,机架7,轴承座8,轴承9。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通过调整设备的两个工艺参数即可完成不同规格产品气密层的生产,当气密层胶料通过上、下辊压延机压延后形成弓形气密层时,通过该调整装置来完成不同规格产品生产的调节方法。这种生产不同规格轮胎气密层产品的调节方法是:弓形气密层截面曲率半径R1通过调整辊轴的轴交叉度E来达到,弓形气密层的中点厚度H是通过调整辊距C来实现的;
辊轴的轴交叉度E是通过调整装置作用于上辊轴1-1上的轴承座8,使轴承座8带动轴承9前后移动,辊距C是通过调整装置作用于下辊轴2-1上的轴承座8,使轴承座带动轴承9上下移动,轴承9作用在上辊或下辊的轴头,轴交叉度E与辊距C在空间的调整方向为正相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朝阳浪马轮胎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朝阳浪马轮胎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00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