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式配重补偿平衡型数控缠丝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059985.0 | 申请日: | 2013-0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0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 发明(设计)人: | 孟祥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邦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81/06 | 分类号: | B65H81/06;B65H67/08;B65H77/00;B21F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李海燕 |
| 地址: | 2252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配重 补偿 平衡 数控 缠丝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式配重补偿平衡型数控缠丝机,属于制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同类设备通常采用差速法和配重法二种,差速缠丝是由主旋转台绕丝电机与应力电机不同转速,即应力轮放丝的线速度低于主旋转台绕丝的线速度,使钢丝产生张拉力。由于主旋转台电机和应力轮电机功率相对较大,在能耗方面与同规格的差速缠丝机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同规格的差速缠丝机总装机容量为:300KW左右,而该机的装机总容量为130KW左右),一般是立式差速缠丝机总装机容量的40%左右。差速缠丝机机械惯性比较大,很难做到同步停车。在使用过程中停车速度不一致,一是可能拉断钢丝,二是可能产生应力波动超标;本机具有恒定的配重砣确保了砼管芯缠丝工作时的应力波动值,应力波动值可控制在±3%范围内,比差速立式缠丝机应力波动值±5%、国标应力波动值±10%,提高了一个档次。缠丝过程中可根据需要随时可停车,保持应力值不变,同时也可倒车保持应力值不变,而差速缠丝机就不能做到。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耗低,制管稳定性好的立式配重补偿平衡型数控缠丝机。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主旋转台(1)、升降台(2)、压线机构(3)、导轮部件(4)、钢丝卷紧装置(5)、大轮部件(6)、拉升台(7)、放丝盘(8)、重绕机(9)、钢丝导向器(10)、净浆机(11)、控制室(12)、改向轮(13)组成,重绕机(9)由单独变频调速电机减速器拖动,且与电控中心信号联接;钢丝由放丝盘(8)经钢丝导向器(10)到重绕机(9)再到钢丝导向器(10)到导轮部件(4)到主旋转台(1)上的应力轮绕丝座,然后再经导轮部件(4)到大轮部件(6)到拉伸台(7);大轮部件(6)配有轨道小车,轨道小车(6)经钢丝绳一端与钢丝卷紧装置(5)另一端与配重拉伸台(7)上的配重块连接;配重块在配重拉伸台(7)中经钢丝绳连接钢丝卷紧装置(5)可以上下垂直滑移;钢丝再由大轮部件(6)上轨道小车到升降台(2)上的垂直移动小车到工件,垂直移动小车由变频减速电机驱动沿升降台轨道做垂直来回往返移动,主旋转台(1)上配有应力轮绕丝座,主旋转台(1)由单独的变频控制电机和减速机驱动;升降台(2)上配有水平支架由二只气缸驱动并配顶盘,可在一定范围内来回旋转;制品管芯经吊装后压紧在主旋转台(1)的应力轮绕丝座与升降台(2)的水平支架顶盘之间。
本发明的优点是:1)主旋转台1电机最高运行频率最高可达到60HZ,缠丝线速度(MAX)180m/min,具体根据管径大小决定;2)钢丝经恒定的配重块张拉后,比使用前伸长了。通过应力轮绕丝座的外径小于制品管芯外径的差值消耗掉,多余的伸长钢丝可在大轮部件上的轨道小车全部消耗;3)应力轮绕丝座的外径是按照制品管芯的外径及钢丝上间距设计的,比管芯外径按一定的比例缩小,使大轮部件上的轨道小车行走距离较短,比国外同类产品占地面积小;4)在缠绕应力钢丝时,由于主旋转台与应力轮绕丝座同轴旋转,应力轮绕丝座受恒定的拉伸台的配重块张拉力和升降台提升小车力矩几乎相等的平衡作用,故使得主旋转台的驱动电机功率大幅度降低;5)在缠丝过程中,钢丝卷紧装置与主旋转台同步工作,当有部分钢丝伸长量未能及时被消耗时,钢丝卷紧装置会及时放松配重块下滑(离地面一定距离)。自动拉紧钢丝,保持钢丝应力值不损失;配重拉伸台的配重块下滑到一定位置后,钢丝卷紧装置会自动再次提升配重块到一定高度,继续保持钢丝应力值,在缠丝过程中拉伸台的配重块始终处于上下浮动状态(不落地),所缠绕的钢丝应力值始终能保持恒定。当钢丝缠绕到砼管末端快结束几圈时,主旋转台自动降速,运行速度10HZ(约4转/分钟),钢丝应力值从全应力自动降低到半应力,便于人工锚固被缠绕砼管末端钢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主旋转台、2为升降台、3为压线机构、4为导轮部件、5为钢丝卷紧装置、6为大轮部件、7为拉升台、8为放丝盘、9为重绕机、10为钢丝导向器、11为净浆机、12为控制室、13为改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邦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邦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99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