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辐向永磁环的方法及其制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59552.5 | 申请日: | 2013-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3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董生智;张有章;马世光;陈必成;姚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东瑞磁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2 | 分类号: | H01F41/02;H01F7/02;B22F3/03;B22F3/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路接洲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永磁 方法 及其 制造 装置 | ||
1.一种制备辐向永磁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放置于环状模腔内的永磁粉末在取向及压制过程中,始终有一定厚度的磁粉处于辐向磁场中,并得到取向,该辐向磁场沿轴向方向对磁粉进行往复扫描移动,从而使得不同高度位置的磁粉顺序处于该辐向磁场中,并最终全部磁粉得到取向,在压制结束后获得磁粉沿辐向方向充分、均匀取向的辐向永磁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辐向永磁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辐向磁场是由模腔内的芯棒做为内磁极,模腔外的导磁板作为外磁极,在内外两个磁极的共同作用下形成辐向磁场;通过外磁极沿轴向方向相对磁粉的往复扫描移动,形成相对磁粉不断扫描移动的辐向磁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辐向永磁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取向压制的任一时刻,所述的辐向磁场仅在磁粉所处的部分高度区域有较高的场强,而该区域外的磁粉所处的磁场场强相对较弱,且随着与该区域中心位置距离的增大而快速衰减,所述的部分高度区域随着扫描磁场位置的不同而不断变化。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辐向永磁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不同厚度、不同高度的永磁环,通过调节外磁极对磁粉的扫描频率和范围来保证对每一部分磁粉的充分、均匀的辐向取向。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辐向永磁环的方法所用到的制备装置,包括上油缸、固定板、立柱、上冲头、导磁的中心芯棒、外磁极、外模腔、可活动板、下冲头、固定板、油缸、电磁铁线包、导磁的压机底座以及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磁极与电磁铁线包之间通过导磁套筒、导磁底座和导磁的中心芯棒及油缸连接构成导磁回路;外磁极可沿外模腔的轴向进行扫描移动,其运动通过驱动装置进行控制。
6.一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辐向永磁环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外磁极的运动速度应当远大于压制速度,在整个压制过程中,外磁极可以对模腔内的任意位置的磁粉进行多次往复扫描取向,外磁极的运动通过驱动装置进行控制,该驱动控制可以是油缸、气缸或者电机。
7.一种如权力要求5所述的辐向永磁环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外磁极形状为圆环形,其厚度范围为1mm-30mm,其内径大小可通过更换套筒进行调节,使其与外模腔的外壁间气隙尽可能减小,外磁极可以通过一个导磁套筒与一个线包的导磁底座、内磁极共同构成导磁回路。外磁极也可以通过一个较长导磁筒或两个导磁筒与两个线包的导磁底座、内磁极共同构成导磁回路;所述的内磁极为导磁的中心芯棒,顶端形状为斜面、圆锥或圆弧形;内磁极由一单独油缸控制,内磁极穿过固定导磁板和活动导磁板。
8.一种如权力要求5所述的辐向永磁环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模腔为圆筒形,固定在活动板上;外模腔的运动通过活动板的运动实现,活动板由一单独油缸进行驱动控制。
9.一种如权力要求5所述的辐向永磁环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冲头和下冲头均为圆环形状,均为不导磁材料所制,上冲头由上油缸进行驱动,下冲头固定在不导磁固定板上;压制过程中下冲头位置保持固定,上冲头的下降速度比外模腔下降速度快。
10.一种如权力要求5所述的辐向永磁环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铁线包可以是单线包,也可以是双线包或多线包;单线包结构的装置中,线包位于外磁极的上方或下方;双线包结构中,上线包可位于外磁极的上方,下线包可位于外磁极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东瑞磁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东瑞磁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955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蓄电池
- 下一篇:高压半导体结构及其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