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切换显示模式的自由立体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58859.3 | 申请日: | 2013-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5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于军胜;李海强;刘胜强;黄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27/22 | 分类号: | G02B27/22;G02F1/133;G02F1/1333;H04N1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典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徐丰;杨保刚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换 显示 模式 自由 立体 器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立体显示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切换显示模式的自由立体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自由立体显示技术是裸视3D显示技术的一种。它基于双目视差原理,通过加装在2D显示屏前的狭缝光栅或者柱透镜光栅等分光器件,将2D显示屏上显示的左、右视差图像分别送入观看者的左、右眼,经过大脑神经融合后获得立体感知。当今主流的实现3D显示的趋势有两种:需要佩戴辅助式眼镜的立体显示和不需要佩戴任何辅助式眼镜的裸眼立体显示。显而易见,裸眼立体显示较佩戴辅助式眼镜立体显示有着优异的舒适性与临场感。
柱透镜式、光栅式是当前裸眼立体显示器常用的两种实现方法,但是,柱透镜属于微光器件,工艺上较复杂,制作成本较高,并且一旦制作完成,透镜参数不易改变,难以实现二维和三维显示之间的转换,与之相比,光栅式自由立体显示具有易于制作、立体感效果突出、2D与3D可相互切换的诸多优势。
但是,现在的光栅大多为单纯的电控的液晶器件,还有一部分实现了不加电的立体显示,但却不具有切换2D显示模式的功能。当自由立体显示要用到非加电装置或需要切换2D显示的时候,以上方法都不能使用。因此,研究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下2D与3D间显示模式可以自由转换的光栅自由立体显示器件及其相关技术,是使信息显示器件多样化所必需攻克的前沿性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在光控或电控条件下,可在2D与3D显示模式之间自由转换的液晶光栅式自由立体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该类器件适用范围广,立体效果好,丰富了信息显示器件的内容。
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问题是这样解决的:提供一种可切换显示模式的自由立体显示器件,包括显示器和光控-电控光栅片,所述光控-电控光栅片贴附于显示器上,光栅片的中线与显示器中线对齐,显示器显示内容为预处理的具有左右眼视差的合成影像,所述光控-电控光栅片内含主链型偶氮液晶高分子光致形变材料,该光控-电控光栅片内部为包含光致形变材料的光致变色光栅条与透明光刻胶组成的透明光栅条相间的分布状态,所述光控-电控光栅片在无紫外光照射并且无电压状态下为全透明状态,在紫外光照射下或加载电压状态下或紫外光照射和加载电压共同状态下,变为不透明栅条与透明栅条相间状态,如此,自由立体显示器件在2D显示模式与3D显示模式之间切换。
所述光致形变材料为在紫外光照射条件下发生顺反异构的主链型偶氮液晶高分子。
所述光控-电控光栅片中光致变色光栅条的材料由光致形变材料与常规液晶材料的混合体系组成,光致形变材料和液晶材料的质量比范围为1:100~10:1。
在光控状态下,对显示器件进行紫外光照射,光致变色光栅条变为不透明状态,使显示器件实现3D显示,撤去紫外光照后,显示器件实现2D显示;在电控状态下,通过电极对相应光致变色光栅条施加电压,利用液晶分子的偏转调控,实现3D的显示,撤除电压后,显示器为2D显示模式;在同时施加电压和进行光照的情况下显示器件实现3D显示。
光控-电控光栅片为光致变色光栅条和透明光刻胶组成的透明光栅条相间组成,光致变色光栅条和透明光栅条的宽度均为 ,其中,Q为人眼的瞳距;WP为显示器件的像素宽度。
所述的显示器件包括阴极射线管显示器、液晶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器、场发射显示器、LED显示器、OLED显示器、电子墨水显示器、投影显示器。
所述可切换显示模式的自由立体显示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制作光控-电控光栅片:光控-电控光栅片由光致变色光栅条和透明光刻胶组成的透明光栅条相间组成,所述光致变色光栅条中使用的光致形变材料为在紫外光下可以发生顺反异构的主链型偶氮液晶高分子,所述光致变色光栅条在无紫外光照射下为透明状态,使显示器件实现2D显示,在紫外光照射下或加载电压状态下或同时施加紫外光照射和电压的状态下,变为不透明状态,使显示器件实现3D显示;
②将光控-电控光栅片贴附于显示器上,光栅的中线与显示屏中线对齐,其中光栅与显示屏的距离,其中,D为眼睛到显示屏的距离,WP为显示器件的像素宽度,光栅片与显示屏的距离和显示器保护层、光栅本身厚度有关;
③将显示信息源的左右眼图像经过列像素的分解再相应合并,合成图像的奇数列像素为左眼的相应列像素,偶数列像素为右眼的相应列像素,或者奇数列像素为右眼的相应列像素,偶数列像素为左眼的相应列像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88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悬臂式移动列车轴重测试方法及其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电容式液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