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缺齿式动力切换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58847.0 | 申请日: | 2013-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5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傅宇晨;晏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万讯自控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11/00 | 分类号: | F16D1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凯达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56 | 代理人: | 刘大弯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缺齿式 动力 切换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自动化技术领域,涉及电动执行机构的传动系统,尤其涉及电动执行机构传动系统的手动和电动的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用于电动执行器传动系统的手动、电动的切换装置,一般是通过操作杆撬动分离器,将电动执行器的输出轴与蜗轮分离,此时可以使用手轮直接转动输出轴。手动操作执行器完毕后,开启电动,分离器的支持弹片回到原始位置,压缩弹簧迫使蜗轮与执行器的输出轴重新啮合,达到电动状态。
现有技术的手动、电动的切换装置的缺点是:结构较复杂;制造成本高;安装不方便;体积大,占用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动力切换装置。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方案是:缺齿式动力切换机构,用于电动执行器的手动、电动的自动切换;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出齿轮,与电动输入齿轮啮合,用于驱动执行器的输出端;缺角齿轮,与输出齿轮呈啮合位置安装,用于连接摇把或手轮,其外圆的缺角处缺少若干轮齿。
所述缺角齿轮的轮齿与输出齿轮的轮齿啮合时,为手动输出状态;所述缺角齿轮的缺角处接近输出齿轮的轮齿时,为电动输出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缺角齿轮与输出齿轮啮合的轮齿为正变位的轮齿;或者,所述输出齿轮与缺角齿轮啮合的轮齿为正变位的轮齿;或者,输出齿轮和缺角齿轮相互啮合的轮齿均为正变位的轮齿。
与现有技术的动力切换装置相比,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点是:结构相对简单,成本较低,安装方便,占用体积小,适用小型执行器。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是本发明缺齿式动力切换机构实施例一的手动分离状态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缺齿式动力切换机构实施例二应用在小型执行器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包括:输出齿轮1、正变位+0.3内轮齿11、缺角齿轮2、正变位+0.5外轮齿21、缺角处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缺齿式动力切换机构,用于电动执行器的手动、电动的自动切换。缺齿式动力切换机构包括:与电动输入齿轮啮合的输出齿轮1,用于驱动执行器的输出端;与输出齿轮1呈啮合位置安装的缺角齿轮2,用于连接摇把或手轮,其外圆的缺角处3缺少若干轮齿。
进一步的,缺角齿轮2与输出齿轮1啮合的轮齿为正变位的轮齿;或者,输出齿轮1与缺角齿轮2啮合的轮齿为正变位的轮齿;或者,输出齿轮1和缺角齿轮2相互啮合的轮齿均为正变位的轮齿。
实施例一:
本发明缺齿式动力切换机构的实施例一的原理如图1所示,输出齿轮1与缺角齿轮2为外齿轮,同平面安装,其轴线平行。缺角齿轮2的外圆缺角处3缺少若干轮齿,图1中的输出齿轮1与缺角齿轮2是手动分离状态。
当缺角齿轮2的轮齿与输出齿轮1的轮齿为啮合连接时,为手动输出状态;当缺角齿轮2的缺角处3接近输出齿轮1的轮齿时,缺角齿轮2与输出齿轮1分离,即为电动输出状态。
当摇把或手轮转动缺角齿轮2时,通过缺角齿轮2与输出齿轮1之间的啮合传动,带动执行器的输出端转动,实现执行器的手动操作。将缺角齿轮2转动到其缺角处3与输出齿轮1的轮齿接近时,可以通过输出齿轮1啮合的电动输入齿轮的驱动,实现执行器的电动操作。
该实施例以缺角齿轮2为手动时的主动轮,再带动输出齿轮1转动,输出齿轮1可以连接其它机械装置如执行器的输出端。当执行器使用电动时会带动输出齿轮1形成逆向传动,会直接连动缺角齿轮2转动,但转动不到360°缺角齿轮2会自动停止,因为缺角齿轮2有一个象限设有缺角处3,输出齿轮1无法与缺角齿轮2接触,扭矩无法传递。如果再手动转动缺角齿轮2,此时缺角齿轮2的轮齿又会逐渐与输出齿轮1的轮齿啮合完成传动。
实施例二:
本发明缺齿式动力切换机构的实施例二应用在小型执行器上的安装示意如图2所示。缺角齿轮2为外齿轮,与缺角齿轮2啮合的输出齿轮1为内齿轮。缺角齿轮2的外圆缺角处3缺少若干轮齿,图2中的输出齿轮1与缺角齿轮2是手动分离状态。
为消除缺角齿轮2在特定角度时,与输出齿轮1之间可能发生的干涉,可以进行变位设计避免干涉。齿轮正变位后,轮齿的齿顶宽变窄,可以有效解决干涉问题。但轮齿的强度降低,可以用热处理渗碳淬火和增加轮齿的厚度等方法予以弥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万讯自控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万讯自控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88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群密度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转向键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