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注胶式高压泄漏点带压堵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58487.4 | 申请日: | 2013-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5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涛;刘营泽;王纪宏;冯志强;王红军;程红星;吕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林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51/00 | 分类号: | F16K51/00 |
代理公司: | 安阳市智浩专利代理事务所 41116 | 代理人: | 王好勤 |
地址: | 456561 河南省安***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注胶式 高压 泄漏 点带压 堵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进一步是一种密封机械装置,尤其是一种非注胶式高压泄漏点的带压堵漏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注胶式带压堵漏工艺:制作注胶胎具,将胎具安装在泄漏部位,然后向胎具内注入堵漏胶,使堵漏胶充满胎具腔室,达到消除泄漏的目的。
如图1所示,阀体1的上部设置有阀盖2,阀体1内设置介质通道6,介质通道6中部与开关腔5连通,开关腔5上部连通竖直的阀杆孔,阀杆孔通向阀盖2,阀杆孔内置阀杆3,阀塞7置于开关腔5内;介质通道6的开通与否,为阀杆3下部的阀塞7所控制;阀盖2内设置有阀杆密封槽,阀杆密封槽内置密封圈4,用于密封阀杆3与阀杆孔间的缝隙。
当密封圈损坏时,从密封阀杆3与阀杆孔间的缝隙处,工作介质(油料)会渗漏出来。
为解决这一问题,设置了堵漏胎具。其结构如图2、图3所示,堵漏胎具包括圆桶状的胎体8,内形成胎腔10,胎腔10连通管道12,管道12直接焊接于胎体8上,管道12上设置有管阀9(此处充当注胶阀的作用);在胎体8顶部设置阀杆穿孔11,用于穿过阀杆3。
安装时,如图4、5所示,将堵漏胎具下沿置于阀体上,堵漏胎具的胎腔10罩住了阀盖2(为确保不渗漏,常常需要将胎体8焊接于阀体1上),将下固定板15置于阀体1下,将上固定板13置于堵漏胎具上,将上固定板13与下固定板15通过连接螺栓14固紧。胎具与阀盖2之间形成封闭腔室。
之后,开启管阀9,将注胶枪的注胶口接在管阀9上,用注胶枪向胎具内注胶,使胶充满胎具与阀体之间形成的封闭腔室。堵漏胶充满后,泄漏消除。在注胶过程中,少量的堵漏胶会顺阀杆与阀盖之间的间隙逆向进入工作介质,对工作介质造成污染。
现有技术具有以下缺陷:1、带压堵漏经常需要在泄漏部位进行在线焊接作业,现有工艺不适用于易燃易爆的油系统带压堵漏。2、现有注胶式带压堵漏工艺处理阀门门杆部位的泄漏后,阀门无法进行开关操作,不适用于需要经常操作的阀门门杆部位泄漏的带压堵漏。3、现有的注胶式堵漏工艺,堵漏胶在高压注胶枪的作用下会有少量胶质顺着泄漏部位逆向进入工作介质内,对介质产生一定的污染,该方法不适用于清洁度要求高的润滑油系统、液压油系统泄漏的带压堵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非注胶式高压泄漏点带压堵漏装置,它采用非胶堵漏工艺,可带压作业,有效解决高压泄漏点带压堵漏问题。同时不产生污染。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O形密封圈是由耐油橡胶压制而成的其截面为圆形的圆环。其作用原理是利用O形密封圈在安装时有一定的预压缩,同时受油压作用产生变形,紧贴密封表面而实现密封。O形密封圈是应用最广的压紧型密封件,并大量地使用于静密封,密封压力可达80MPa。其规格用内径和截面直径(d×d0)来表示。O形密封圈及其安装沟槽都已标准化。O形密封圈结构简单、密封性好、安装方便、成本低,高低压均可用,并在磨损后具有一定的自动补偿能力。
本装置利用O形橡胶密封圈的优良密封效果实现密封。O形橡胶密封圈的特点是必须在完全安装好之后才能承受高压力,本工艺充分遵守这一特点,在O形橡胶密封圈完全安装好之前,不使O形橡胶密封圈承受任何压力,在O形橡胶密封圈完全安装好之后再承受高压,达到可靠密封、消除泄漏的目的。
(1)分别在胎具下沿与阀体结合面处、阀杆处设O形橡胶密封圈,利用O形橡胶密封圈的优良密封性能进行密封,取代原工艺中靠堵漏胶填补缝隙、堵塞缝隙实现密封的工艺。
(2)O形橡胶密封圈具有完全安装好之后才能承受高压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在胎具被夹具完全夹紧前由排油阀排泄工作介质(油料),使胎具腔室内压力不能建立起来,在胎具完全被夹紧后(此时O形橡胶密封圈已具备承受高压的条件)再关闭排油阀,此时即消除了泄漏,达到了不停运设备系统、在线实现带压堵漏的目的。
具体方案是:
非注胶式高压泄漏点带压堵漏装置,包括堵漏胎具和固紧装置,堵漏胎具包括圆桶状的胎体,内形成胎腔,胎腔连通管道,管道直接焊接于胎体上,管道上设置有管阀;胎体罩于阀体的阀盖上,并被固紧装置所紧固;在胎体顶部设置阀杆穿孔,用于穿过阀杆;其特征在于:在胎体底沿壁上设置环状凹槽A,环状凹槽A内置有O形橡胶密封圈A;在阀杆穿孔周围设置环状凹槽B,环状凹槽B内置有O形橡胶密封圈B。
进一步:
所述环状凹槽A截面为矩形,其开口向底沿;环状凹槽B截面为矩形,其开口向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林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大唐林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84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