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灯泡的连续生产装置用的传送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58453.5 | 申请日: | 2013-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9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家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家凌 |
主分类号: | B65G47/22 | 分类号: | B65G47/22;B65G47/82;B65G43/08;H01K3/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永裕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6 | 代理人: | 杨启成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灯泡 连续生产 装置 传送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的灯泡的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灯泡的连续生产装置,如专利申请2012104325592所公开的,是由玻壳的生产装置、将灯丝烧制在玻壳内的生产装置、耐压检测装置、剪灯丝脚装置、对带有灯丝的半成品灯泡进行老化的装置、抽真空和充保护气和封口装置构成的,在对带有灯丝的半成品灯泡进行老化的装置、抽真空和充保护气和封口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三传输装置,第三传输装置包括循环输送装置、由循环输送装置带动的泡壳容器,第七抓取器设置在抽真空和充保护气和封口装置的上料工位及第三传输装置间,在第七抓取器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检测探头及气动档杆,以便定位泡壳容器,使第七抓取器顺利地将泡壳容器上的泡壳抓取。上述的结构存在以下缺点:1、由于泡壳容器只是放置在循环输送装置承载板上,虽然,沿循环输送装置的两侧设置有限位边,但是,泡壳容器与限位边间是有间隙的,第七抓取器是通过带有内凹口的夹子来夹取泡壳容器上的泡壳的导气管的,当导气管不是位于夹子的凹口上时,夹子就很容易将导气管夹碎;2、泡壳容器容易一个挨一个地通过第七抓取器对应的位置,使气动档杆不容易将泡壳容器定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抓取器夹碎泡壳的、泡壳容器容易准确定位的灯泡的连续生产装置用的传送机构。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包括由循环动力链条带动的碟片、设置在碟片两侧的限位边、设置在碟片上的泡壳容器、设置在与抓取器对应的位置上的气动档杆、检测探头,其特别之处在于在与抓取器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推头正对着泡壳容器的气动推动器,检测探头设置在气动推动器旁的与泡壳容器进入对应的位置上,在泡壳容器进入方向的检测探头的外侧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二气动档杆。
工作时,检测探头检测到经过的泡壳容器时,气动档杆、第二气动档杆动作,将后面的泡壳容器挡住,前面的泡壳容器继续前行,直至被气动档杆挡住,此时,气动推动器动作,将该泡壳容器推向其中一侧的限位边,并定位,以便抓取器准确抓取泡壳,并传送到上面的抽真空和充保护气和封口装置的泡壳夹持器上;然后,气动档杆、第二气动档杆复位,后面的泡壳容器继续前行并重复上述的动作,从而将泡壳容器上的泡壳一个个准确地夹送到上面的抽真空和充保护气和封口装置的泡壳夹持器上。
这里,为了保证第二气动档杆一个一个地放行泡壳容器,在泡壳容器进入方向的第二气动档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三气动档杆。工作时,第二气动档杆的档杆回缩放行时,第三气动档杆继续动作,将紧挨着放行的泡壳容器后面的后面的泡壳容器压制在限位边上,直至第二气动档杆的档杆前伸挡着泡壳容器后,第三气动档杆的档杆回缩,使泡壳容器前行并被挡在第二气动档杆的档杆的后面,从而保证了只有一个泡壳容器前行,避免了紧挨着的两个以上的泡壳容器一起前行而影响正常的泡壳的夹送。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防止抓取器夹碎泡壳的、泡壳容器容易准确定位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包括由循环动力链条1带动的碟片2、设置在碟片2两侧的限位边3、设置在碟片2上的用于承载泡壳15的泡壳容器4、设置在与抓取器5对应的位置上的气动档杆6、检测探头7,泡壳容器4包括块状物体4a、设置在块状物体4a中部的泡壳容腔4b,抓取器5包括设置在机架8上的且位于抽真空和充保护气和封口装置9的泡壳夹持器10的下面的垂直导轨5a、设置在导轨5a上的滑块5b、气动夹子5c、设置在机架8上的带动滑块5b上下移动的气动动力5d,其特别之处在于在与抓取器5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推头11正对着泡壳容器4的气动推动器12,检测探头7设置在气动推动器12旁的与泡壳容器4进入对应的位置上,在泡壳容器4进入方向的的检测探头7外侧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二气动档杆13。
在泡壳容器4进入方向的第二气动档杆13的外侧设置有第三气动档杆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家凌,未经李家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84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酚水浓缩设备
- 下一篇:无硫银耳干燥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