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结构编码微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58300.0 | 申请日: | 2013-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1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顾忠泽;刘玮;赵远锦;程瑶;商珞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5/00 | 分类号: | C12N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刘述生 |
地址: | 2151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结构 编码 载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复合结构编码微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结构编码微载体为实心或多囊编码的微载体,生成所述实心或多囊编码的微载体的装置为单乳液或双乳液的三维微流控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结构编码微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结构编码微载体为实心油溶性微载体,生成所述实心油溶性微载体的装置为水包油(W/O)单乳液微流控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结构编码微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结构编码微载体为实心水溶性微载体,生成所述实心水溶性微载体的装置为油包水(O/W)单乳液微流控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结构编码微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结构编码微载体为多囊油溶性微载体,生成所述多囊油溶性微载体的装置为水包油包水(W/O/W)双乳液微流控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结构编码微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结构编码微载体为多囊水溶性微载体,生成所述多囊水溶性微载体的装置为油包水包油(O/W/O)双乳液微流控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复合结构编码微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溶性微载体选自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聚二甲基硅氧烷。
7.根据权利要求3或3所述的复合结构编码微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微载体选自海藻酸钙、琼脂糖、胶原、壳聚糖、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酰胺、N-异丙基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结构编码微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结构编码微载体还包括编码元素,所述的编码元素为颜色编码或形状编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结构编码微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颜色编码为荧光染料、量子点或光子晶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结构编码微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结构编码微载体为实心。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结构编码微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结构编码微载体为单囊或多囊。
12.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11所述的复合结构编码微载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 微流控装置的制备:为避免溶液在毛细管内粘连或者乳液液滴贴壁而无法成功乳化,根据需要对微流控管道进行亲疏水性修饰,根据微载体的形态和性质,组装合适的微流控装置;
其次, 根据微载体的性质和编码形式,配制各相溶液,在微流控通道内注入互不相溶的两种或多种溶液,利用各相溶液之间的剪切作用形成分散的液滴;
再次, 通过调节各相溶液的流速,可以生成不同大小和包裹不同数量内囊的液滴,固化液滴,清洗后,即可获得微载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装置选自协流式或汇聚式微流控装置,所述微流控装置的管道材料选用二氧化硅、特氟龙、聚二甲基硅氧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亲疏水性修饰为在表面修饰上羟基或氨基;所述疏水性修饰为在表面修饰上长链烷烃。
15.如权利要求1-11任一所述复合结构编码微载体在细胞培养中的应用。
16.如权利要求1-11任一所述复合结构编码微载体在生物分子、细胞、生物材料的多元检测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830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