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导线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58150.3 | 申请日: | 2013-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60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温芫鋐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芫鋐 |
主分类号: | F16C1/20 | 分类号: | F16C1/20;F16C1/26;F16C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00 | 代理人: | 胡福恒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导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线体,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车辆用导线。
背景技术
一般车辆如自行车或机车上用于煞车及变速的导线,是由复数条线材所制成的索线,该索线外实质上的全长套设有一导线管,借由煞车把手或变速把手的掣动该索线控制煞车器或变速器作动。
由于该索线大部分是以捻卷而成,其具有扭转的外表面,而该索线全长皆套设有导线管,因此该索线与导线管的内表面会产生及大的摩擦阻力而不利于煞车作动及控制,且在长时间的接触摩擦后,该索线会产生磨损而常需更换。此外,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因雨水的渗入、或灰尘卡积等原因,使得该索线受潮、锈蚀而减少使用寿命。
另外,已知亦有在索线外依序紧密地包覆有多数覆层,欲借此减少该索线与导线管的内表面间的摩擦,避免长时间的接触摩擦后,该索线会产生磨损而损坏。此种结构虽索线外被包覆多数覆层可避免该索线直接摩擦该导线管的内表面,然该多数覆层与该索线同时移动,其无法减少该多数覆层与该导线管的内表面间的摩擦,因此长时间的接触摩擦后,该多数覆层还是会产生磨损而损坏,同样使用寿命较短且常需更换。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颖且具有进步性的车辆用导线,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导线,可减少中心线体轴向移动时的摩擦阻力,而使该车辆用导线轻松、滑顺、精准;亦可防止中心线体受潮、锈蚀,确保该中心线体的作动正常及增加车辆用导线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辆用导线,它包含:
一中心线体;
一第一套体,套设于该中心线体且可与该中心线体相对地轴向滑动;
一第二套体,套设于该第一套体且可与该第一套体相对地轴向滑动;
一外套体,套设于该第二套体,且该第二套体可相对于该外套体轴向地滑动。
所述第一套体与该中心线体之间具有一第一间隙。
所述第二套体与该第一套体之间具有一第二间隙。
所述外套体与该第二套体之间具有一第三间隙。
所述第一套体相对于该中心线体的摩擦力是小于该第二套体相对于该第一套体的摩擦力。
所述第一套体实质上套设于该中心线体的全长。
所述第一套体与该中心线体之间设有润滑物质。
至少于该第一套体的内外表面形成有具有自润特性的薄层,该薄层的材质为铁氟龙、聚四氟乙烯、苯酚、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丙烯、聚二醚酮、聚苯硫醚或聚氯化三氟乙烯。
所述第二套体的材质为聚乙烯。
所述中心线体于其二端至少其中的一端套设有一第三套体。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车辆用导线的结构可减少中心线体轴向移动时的摩擦阻力,而使该车辆用导线作动轻松、滑顺、精准;亦可防止中心线体受潮、锈蚀,确保该中心线体的作动正常及增加车辆用导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纵向剖面图。
图3为图1的径向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又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6为图5的局部剖面图。
图7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应用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局部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应用示意图。
附图标号:100:车辆用导线;1:作动部;2:固定部;3:作动装置;10:中心线体;20:第一套体;21:第一间隙;30:第二套体;31:第二间隙;40、40’:外套体;401:第三间隙;41:壳件;50:第三套体;60:管件;61:内部空间;62、63:固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仅以实施例说明本发明可能的实施态样,然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所欲保护的范畴,先予叙明。
请参考图1至图3,其显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本发明的车辆用导线100包含一中心线体10、一第一套体20、一第二套体30及一外套体40。
该中心线体10可由多数线材绞制而成而具有扭转周面,或可为单一线材而具有相对平滑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芫鋐,未经温芫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81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