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源散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57745.7 | 申请日: | 2013-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72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周焕球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焕球 |
主分类号: | H01L33/64 | 分类号: | H01L33/64;H01L33/6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海燕 |
地址: | 516006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源 散热 结构 | ||
1.一种光源散热结构,包括光源(2),所述光源具有电性接点(22)与散热接点(24),所述光源散热结构包含:
散热基板(12);
布局层(14),形成在所述散热基板的一侧,所述布局层具有电性布局线路(142)与散热布局线路(144),所述电性布局线路供与所述电性接点连接,所述散热布局线路供与所述散热接点连接,其中在所述电性布局线路与所述散热布局线路之间未形成电性连接;以及
散热扩散层(16),形成在所述散热布局线路之上,所述散热扩散层具有厚度用以增加该散热布局线路的散热截面积;
其中光源产生的热能系透过所述布局层、散热扩散层与该散热基板同时散发到空气中以及散发至该光源散热结构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含绝缘层(18),所述绝缘层形成在散热基板与布局层之间用以阻隔所述散热基板与布局层之间的电性传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含散热涂覆层(20),所述散热涂覆层形成在布局层与散热扩散层的一侧的表面,所述散热涂覆层包覆至少一部份的布局层与散热扩散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含散热涂覆层,所述散热涂覆层形成在散热基板的另一侧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光源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涂覆层所用材料为高散热涂料或辐射散热涂料。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布局线路布局成散热区域以增加散热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性布局线路包含正极线路(1422)与负极线路(1424),所述光源的电性接点包括正极端(222)与负极端(224),其中正极线路与电性接点的正极端连接,负极线路与电性接点的负极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源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当电性接点的负极端与散热接点连接时,负极线路透过电性接点的负极端与散热布局线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含孔洞(26),所述孔洞形成在散热基板与绝缘层。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源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为透气孔、出线孔与固定孔中的至少一种。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扩散层与散热基板的材料为具有高导热系数的金属与非金属中的至少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源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扩散层材料为锡、银与铜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散热扩散层的材料为碳素、工业钻石与陶瓷中的至少一种。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含可容置所述散热基板、布局层与散热扩散层的壳体(28)。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源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
一种光源散热结构,包括单一或复数光源,所述光源分别具有电性接点与散热接点,该光源散热结构包含:
散热基板;
布局层,形成在散热基板的一侧,所述布局层具有电性布局线路与复数散热布局线路,所述散热布局线路形成复数散热区域,所述电性布局线路与电性接点连接,所述散热区域供与每一光源的散热接点连接,其中各散热区域彼此之间未形成电性连接;以及
散热扩散层,形成在每一散热区域,所述散热扩散层具有一厚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源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含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形成在散热基板与布局层之间,用以阻隔所述散热基板与布局层之间的电性传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焕球,未经周焕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774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成本高性能复合材料托辊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荧光体及发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