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制成型机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057182.1 | 申请日: | 2013-0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17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 发明(设计)人: | 邱澄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澄义 |
| 主分类号: | B21D13/02 | 分类号: | B21D1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8 | 代理人: | 程殿军 |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压制 成型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制成型机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具连贯性、可控制压制成型顺序、可调整压制尺寸及大小的压制成型机结构。
背景技术
钢构桁条屋墙面用的桁条素材(如钢材),均须经过压制塑型,基于钢构桁条的承载受力程度、安全性、通风等的考量,该压制钢材的压制成型机必须经过精心设计,才得以使压制成型出承载受力高且安全性高、通风佳的钢材。
公知压制成型机多采用分段式压制,即对钢材上的每个压制部位均有独立且非连贯式的压制机具,使得钢材在压制成型作业中,需针对每个不同压制部位而搬运至该对应的压制机具,导致钢材的压制作业既费时又费工,降低钢材压制的效率。
此外,每个压制机具所压制的尺寸、大小多为固定式,以致使用者欲变更钢材的压制规格时,必须花费额外成本制作符合规格的压制机具,令使用者必须投入大量成本,才得以符合钢材压制成型上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在具连贯性的压制作业下,完成桁条素材的塑型作业的压制成型机结构,桁条素材的压制成型顺序、尺寸大小、难易程度均可依需求而调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压制成型机结构,主要包含有:
载料单元,借由滚轴来传送或卷收欲压制成型的桁条素材;
截料单元,其设置有可截断该桁条素材的截断装置,使用者可依需求决定截断位置;
塑料单元,主要是利用数个具有转动轴具组的塑料装置对该截料单元所传送的桁条素材依序进行压制成型作业,使该桁条素材的两长边分别向上及向内形成对称的两侧立部及两水平承载部,而该桁条素材的中央面则形成两水平底面部、于两水平底面部之间向上突伸形成中央顶面部、以及支撑该中央顶面部且相对称的两中央直立部。
作为优选方案,对应该截料单元的载料单元另一端邻设有稳料单元,该稳料单元前端形成一抵掣该桁条素材表面的滚轮,增加桁条素材传送或接收的稳定度。
作为优选方案,截断装置是以油压方式截断该桁条素材。
作为优选方案,数个塑料装置对该桁条素材压制成型作业的先后顺序,可以是先压制出两侧立部及两水平承载部,再压制出中央顶面部、两中央直立部及两水平底面部。
作为优选方案,数个塑料装置对该桁条素材压制成型作业的先后顺序,可以是先压制出中央顶面部、两中央直立部及两水平底面部,再压制出两侧立部及两水平承载部。
作为优选方案,数个塑料装置上可增设有喷头,以适时提供润滑液,方便桁条素材压制成型。
作为优选方案,使用者可借由调整该转动轴具组,使该桁条素材被压制成型后具有多种规格。
作为优选方案,该截料单元与塑料单元之间设置有整平单元,使得该桁条素材经过截料单元后先经过整平单元整平该桁条素材后再利用塑料单元进行压制成型作业。
作为优选方案,该桁条素材被压制成型后应用在钢构桁条屋墙面。
本发明所述压制成型机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压制成型机结构,可压制应用在钢构桁条屋墙面的桁条素材;
2、本发明所述的压制成型机结构,可在不影响桁条素材的压制成型作业下,变更数个塑料装置的装设顺序,借以控制桁条素材被压制成型的先后顺;
3、本发明所述的压制成型机结构,各个塑料装置上的转动轴具组均可依使用者需求做调整,可控制桁条素材被压制成型后的大小、尺寸,可压制成型多种规格;
4、本发明所述的压制成型机结构,各个塑料装置上可增设有提供润滑液的喷头,以增加方便桁条素材被压制成型;
5、本发明所述的压制成型机结构,可在各个塑料装置之间依需求增设微塑装置,以渐进式方式压塑桁条素材,减少桁条素材被压制成型的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压制成型机结构实施示意图;
图2A为截料单元侧视示意图;
图2B为截料单元前视示意图;
图3A为塑料装置压制成型示意图(一);
图3B为塑料装置压制成型示意图(二);
图4为塑料装置压制成型示意图(三);
图5A为塑料装置压制成型示意图(四);
图5B为塑料装置压制成型示意图(五);
图5C为塑料装置压制成型示意图(六);
图5D为塑料装置压制成型示意图(七);
图6为塑料装置压制成型示意图(八);
图7为塑料装置压制成型示意图(九);
图8为塑料装置压制成型示意图(十);
图9为塑料装置压制成型示意图(十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澄义,未经邱澄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71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