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旁路电缆分支箱分段改造更换开关柜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56763.3 | 申请日: | 2013-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61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蔡俊宇;潘小山;李杨杰;陈志勇;苏雪源;陈志坚;蔡晓鸣;杨河林;陈文曲;林文新;张森;谢毅坚;吕文生;高鹭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电业局 |
主分类号: | H02B3/00 | 分类号: | H02B3/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展晖专利事务所 35201 | 代理人: | 陈如涛 |
地址: | 350003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旁路 电缆 分支 分段 改造 更换 开关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关柜的改造和更换方法,特别是一种基于旁路电缆分支箱分段改造更换开关柜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早期建成的10kV开关站、开闭所、配电站投运时间长,开关柜等操作设备型号老旧且老化严重,满足不了负荷日益增长的需求,且故障率高,用户投诉多,急需改造。在对开关站进行整体改造时,需要停电操作,由于改造工期长,造成停电时间长,不但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不便,还影响了供电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实现不停电或短时停电改造开关站,缩短用户停电时间,缩短改造工期,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基于旁路电缆分支箱分段改造更换开关柜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
基于旁路电缆分支箱分段改造更换开关柜的方法,其要点在于,包括如下依序步骤:
1、提供一种旁路电缆分支箱,包括箱体和位于箱体下方的槽钢,箱体内安装有三相母线铜排和位于该三相母线铜排上的复数个电缆连接端子;
2、将上述的旁路电缆分支箱安装到待更换开关柜的现场中,所述待更换开关柜包括有I段母线开关柜和II段母线开关柜;
3、第一阶段短时停电,将I段母线开关柜的进线电源电缆和到单电源用户的出线电缆分别经由箱体下方的槽钢连接到旁路电缆分支箱里的不同电缆连接端子上,I段母线开关柜中到双电源用户的出线电缆停电,双电源用户另行提供进线供电;
4、拆除I段母线开关柜,并对该柜基础进行改造,并安装上新的I段母线环网柜;
5、第二阶段短时停电,将I段母线开关柜所有进出线电缆按照I段母线环网柜的电气接线图进行搭接安装;
6、重复步骤3-5更换II段母线开关柜,改造更换结束后,拆除旁路电缆分支箱。
这样,本发明借助了旁路电缆分支箱,使开关柜的对应电源线和供电线路能够得到临时置放,并获得间隔的供电时间,大大缩短了用户的停电时间,由于采用了分段改造,使得改造更为有序和简单,能够有效缩短改造工期,且分多次短时停电,在改造基础并更换新母线环网柜时不影响用户供电,方便了用户,具有很好的实用性,也大大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所述旁路电缆分支箱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具体实施例
最佳实施例:
以I段母线开关柜为例,基于旁路电缆分支箱分段改造更换开关柜的方法,包括如下依序步骤:
1、 现场勘查待改造10kV开关站是否有足够的空间能够摆放旁路电缆分支箱。
2、 现场勘查10kV进线、馈出电缆是否留有足够裕度能够将电缆回抽搭接至旁路电缆分支箱。
3、 提供一种旁路电缆分支箱,包括箱体1和位于箱体下方的槽钢2,箱体1内安装有三相母线铜排3和位于该三相母线铜排上的复数个电缆连接端子4,槽钢2的高度必须保证电缆的弯曲半径。
4、 将上述的旁路电缆分支箱安装到I段母线开关柜的现场中,并开始第一阶段短时停电,将I段母线开关柜的进线电源电缆和到单电源用户的出线电缆分别经由箱体下方的槽钢连接到旁路电缆分支箱里的不同电缆连接端子上,并确认旁路系统与原系统相序一致,I段母线开关柜中到双电源用户的出线电缆停电,双电源用户另行提供进线供电。
5、 将进线电源对侧线路由运行转检修,给旁路电缆分支箱供电,将馈线对侧线路由运行转检修,使旁路系统投入运行,恢复对侧用户用电。
6、 拆除I段母线开关柜,并对该柜基础进行改造,并安装上新的I段母线环网柜。
7、 第二阶段短时停电,将I段母线开关柜所有进出线电缆按照I段母线环网柜的电气接线图进行搭接安装。
本发明未述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电业局,未经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电业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67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