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载带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56359.6 | 申请日: | 2013-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30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23 |
发明(设计)人: | 周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天宇 |
主分类号: | B65B47/02 | 分类号: | B65B47/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何为;袁颖华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中和***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载带成型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可有效增进成型加工效率、提升打孔加工精度的载带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应用于自动化加工的载带生产机具,有如中国台湾公告第M265327号「电子IC产品包装卷带成型机之结构改良」新型专利案所揭示的,其主要包括有一进带装置、加热模块、吹气成型模块、成型打孔模块、拉料装置与卷带装置所组成,其中装设于进带装置上的包装卷带系藉设置于机台最末端附有步进马达的卷带装置运转卷动而前进,包装卷带先进入加热模块中将带料加热软化,再进入吹气成型模块中,进行空气吹气动作,完成吹气成型加工后,再进入成型打孔模块作打孔加工,最后,再藉由卷带装置将成型的包装卷带卷收至卷带圆轮上。
此种结构其于实际应用上具有下列缺失:
1.一般常见的加热模块多为接触式加热设计,虽然相较于非接触式加热装置具有较快传热速度,但受限于加热压合时间以及气缸往复动作周期,影响后续加工的动作效率,因此,其一般整体的制程效率不佳。
2.其加热模块、吹气成型模块、成型打孔模块等皆是分别各自独立间隔设置,因此其包装卷带于加热后至吹气成型之间的输送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冷却收缩,影响后续加工的尺寸精度;因此,需有聘用有经验的现场人员,随时依不同环境条件适当对应调整,对于人员需求素质较高。
3.由于该吹气成型模块与成型打孔模块间的间距较长,且其皆是依赖该拉料装置由后端拉动该包装卷带而可产生滑移输送动作,而该拉料装置的拉力作用于该载带时,不但会使包装卷带产生拉伸变形,且于输送的过程中会产生偏滑及位移,亦会影响其后续打孔加工的精度。
有鉴于已知的载带生产机具有上述缺点,发明人乃针对该些缺点研究改进之道,终于有本发明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载带成型装置,其利用非接触式加热方式单次进行大面积加热,配合后续整合的模具同步进行成型、打孔作业,不会因各模块分别压合而影响载带行进速度,因此可有效提升整体制程的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载带成型装置,其藉由将成型模具、边孔模具及中心孔模具皆设置于同步动作的整合模具内,且于最后进行中心孔加工时,亦是以前一加工程序完成的边孔为定位基准,因此可维持极佳的加工精度,进而确保载带成品的质量。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载带成型装置,其将成型模具及各打孔模具整合设置于单一的整合模具内,因此可有效缩小整体机具的体积及载带成型精度,可提升制程稳定性及空间利用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载带成型装置,其至少包括机台和整合模具,该机台具有能连动一驱动件产生往复移动的动力源;该整合模具设于该机台上,其特点是:所述整合模具由上模及下模所组成,且该上模及下模的其中之一与该驱动件相结合,使该上、下模得以经由该动力源的驱动而产生往复活动,于该下模上至少设有相邻的成型下模及边孔下模,而该上模上则对应设有成型上模及边孔上模,藉由该上、下模相对动作,能使各成型上、下模及边孔上、下模随之同步完成相对结合与分离的加工动作。
所述成型下模于载带通过的路径上设有等距间隔的数个成型凹部,该成型上模则于对应各成型凹部的部位分别设有相对凸伸的成型凸部。
所述成型下模中段设有一贯通以供容置该载带通过的导引槽道,且该数个成型凹部设置于该导引槽道上,该成型上模则于对应该导引槽道的部位设有可嵌入该导引槽道内的定位凸部,且各成型凸部设置于该定位凸部上。
所述成型上模由结合于上模底侧的成型固定座、及弹性设置于该成型固定座下方的成型活动座所组成,于该成型活动座上设有数个成型通孔,该数个成型凸部设置于该成型固定座上,且能分别通过各成型通孔对外延伸。
所述边孔下模中段设有一贯通以供容置该载带通过的导引槽道,于该导引槽道的至少一边侧设有数个等距间隔排列的边针孔,该边孔上模则于对应部位设有能分别伸入各边针孔的数个边针。
所述整合模具的下模于边孔下模远离成型下模的一旁侧相邻设有中心孔下模,而该上模则于边孔上模远离成型上模的一旁侧对应设置中心孔上模。
所述中心孔下模于载带通过的路径上设有等距间隔的数个中心针孔,于该中心针孔旁侧设有数个对应于各边针孔的定位针孔,该中心孔上模于对应部位设有能分别伸入各中心针孔和定位针孔的数个中心针和定位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天宇,未经周天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63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阳极钢爪防护涂料
- 下一篇:一种阻燃高导热高散热复合材料组份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