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56327.6 | 申请日: | 2013-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7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湶;曾世均;林心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冠捷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F1/13;F21V21/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泰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55 | 代理人: | 张雅军 |
地址: | 中国香港九龙观塘108号伟***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侧光式背光模块的液晶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业的日益发达,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等等电子产品也快速的推陈出新。而当用户在使用这些电子产品时,液晶显示设备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界面,使用者必须通过液晶显示设备的显示才能便利的操作上述电子产品。
参阅图1与图2,一种传统的液晶显示设备包括一背壳81、一塑料框82、一铁框83、一背光模块84,及一液晶显示面板85。该背壳81具有一方形背板811、一自该背板811其中一外侧缘延伸的第一侧壁812、数个间隔自该第一侧壁812向外延伸的第一卡块813,以及数个间隔自该第一侧壁812向外延伸的第二卡块814(见图3)。参阅图3与图4,该塑料框82具有一位于该第一侧壁812上方的围绕基壁821、数个间隔自该围绕基壁821其中一外侧缘向下延伸至该第一侧壁812外的第二侧壁822、数个形成于所述第二侧壁822间并分别供所述第一卡块813容置的间隔空间823,以及数个分别贯通所述第二侧壁822供所述第二卡块814穿伸的通孔824,该背壳81与该塑料框82即通过所述第二卡块814分别穿伸所述通孔824而相结合。再参阅图1与图2,该铁框83具有一位于该围绕基壁821上的围绕顶壁831、一自该围绕顶壁831其中一外侧缘向下延伸至所述第二侧壁822外的第三侧壁832,以及数个分别自该第三侧壁832向内延伸至所述间隔空间823内的卡壁833,所述卡壁833分别与所述第一卡块813相卡合,使该铁框83与该背壳81相结合。该背光模块84设置于该背壳81及该塑料框82间并提供光源给该液晶显示面板85,且具有一设置于该第一侧壁812的LED灯条841及一导引光线至该液晶显示面板85的导光板842,当然,该背光模块84还具有用以均匀化光线等其它用途的光学膜片。该液晶显示面板85设置于该铁框83与该塑料框82间,并有部分区域受到该铁框83遮蔽。
一般而言,对应该液晶显示面板85显现文字或画面供用户观看的区域,可简称为有效发光区。而由于LED的发光一般是呈中心最强的扇状发射,又该LED灯条841是由多个相间隔的LED所组成,因而发光时多个LED的光线交错在一起,会在LED灯条841发光处起的一段距离内,形成明显的强弱光区,看起来就像是一只只萤火虫的发光状,意即产生俗称的萤火虫现象,而且会因为该LED灯条841上的LED颗数减少而更加严重。所以在设计液晶显示设备时,会在该LED灯条841的发光面至有效发光区间保留一段混光距离,其中一目的,即是在解决上述的萤火虫现象,使光线到达有效发光区时较为均匀,而不会在液晶显示设备的屏幕上产生亮暗交替的萤火虫现象。
然而,前述的液晶显示设备中,该铁框83、该塑料框82及该背壳81的结合方式,从该第一侧壁812至该第三侧壁832的这段距离,会导致整体液晶显示设备的边框厚度难以缩小,同时也无法作为混光距离来利用。因而,若此结构没有改变,一旦为了降低成本减少LED的颗数,则会在有效发光区的边缘区域出现萤火虫现象。所以重新思考一个液晶显示设备的结构,使其能够在维持液晶显示设备整体外径不变的情况下,来增加混光距离,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减少使用LED数目、增加混光距离并减少萤火虫现象的液晶显示设备。
于是,本发明一种液晶显示设备,包含一底壳、一内框、一前框、一液晶显示面板以及一侧光式背光模块。
该底壳具有一底壁、一由该底壁其中一外侧缘向上延伸的侧壁、一由该侧壁顶端朝该底壳内沿伸的基壁,以及数个间隔自该基壁顶面向上延伸的上凸出部。该内框结合于该底壳上并共同界定一第一容置空间,该内框具有数个间隔分别供所述上凸出部穿伸结合的穿孔,以及数个分别邻近所述穿孔内侧且开口朝上的下凹部。该前框结合于该内框上并共同界定一第二容置空间,该前框具有数个分别向下凸伸至所述下凹部结合的下凸出部。该液晶显示面板设置于该第二容置空间内。该侧光式背光模块设置于该第一容置空间内并将光线导入该液晶显示面板,且包括一设置于该侧壁并面向内的灯条。
较佳地,该内框还具有一呈环状并与该底壁间隔的围绕部、一自该围绕部内侧面下半部朝内沿伸并用以承载该液晶显示面板的承载部,以及一自该围绕部其中一外侧向外延伸至该基壁上方的延伸部,所述穿孔贯穿该延伸部,所述下凹部位于该延伸部。
较佳地,所述下凹部分别与所述穿孔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冠捷投资有限公司,未经冠捷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63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