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土壤氧气调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56061.5 | 申请日: | 2013-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9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黄晓明;刁久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刁久新 |
主分类号: | A01B77/00 | 分类号: | A01B7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500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壤 氧气 调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善土壤中氧气含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中氧气的来源主要靠空气中氧气扩散供给,与土壤的空隙度成正相关,不同种类的土壤氧气扩散供给量是不同的,例如红土地的氧气扩散供氧量就比沙土地的氧气扩散供氧量要小,但是对于每一种类型的土壤都具有一个氧气扩散量最大值;土壤中氧气的消耗主要有两大类,其一是微生物群落,其二是植物群落;自然条件下两大群落对氧气的需求是相互适应相互平衡的,但是在人为耕作条件下,耕作植物根系呼吸消耗氧气的量占主导地位,也正是耕作的目的,当种植的植物根系生长需要呼吸消耗的氧气量接近土壤氧气供给最大值时,根系的生长就会受到限制,因此植物的生长也会受到制约,当水肥充足条件下(假设可以无限增减),土壤氧气的供给水平将成为限制单产量的主要制约因素。
土壤中的氧气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逐渐增加而逐渐减少,所以植物的根系很难扎入深层的土壤中,长期以来,表层耕作土壤的养分被植物过度吸收,而深层土壤中的养分保留下来,而植物的根系受到深层土壤中氧气含量的影响,无法扎入到深层土壤中,使深层土壤中的养分无法得到利用,而表层耕作土壤中的养分由于利用过度造成土壤贫瘠甚至沙化,带来环境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增加土壤中氧气含量的土壤氧气调控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土壤氧气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土壤中间隔打上透气深孔;
步骤二:在所述透气深孔内填充植物秸秆。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透气深孔间隔分布在植物的四周。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透气深孔的直径为6cm至10cm。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透气深孔的深度大于植物根系的深度。
作为对技术方案的改进,土壤包括表层耕作土壤和深层土壤,所述透气深孔贯穿所述表层耕作土壤并深入到所述深层土壤中。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气深孔的深度为45cm至55cm。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土壤氧气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土壤中间隔打上透气深孔;步骤二:在所述透气深孔内填充植物秸秆;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透气深孔,使表层耕作土壤和深层土壤中的氧气含量都有了显著提高,使得植物根系在土壤中的生长量显著提高,且能够扎入深层土壤中,并获得充足的氧气和养分,同时减轻了表层耕作土壤的压力;不仅能够使得植物生长地更加繁茂,而且能够防止表层耕作土壤过度利用。
2.在透气深孔内填充植物秸秆既能防止透气深孔被土壤堵塞,又能将深层土壤的水分传导到土壤表层,具有防止雨水流失、抗旱防涝等涵养土壤水分的作用。
3.填充在透气深孔内的植物秸秆更易腐烂,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避免了植物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而且在植物收获后,填充的植物秸秆具有防风固沙的作用,防止出现土壤沙化现象,保护了环境。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1-表层耕作土壤;2-深层土壤;3-植物;4-透气深孔;5-植物秸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土壤氧气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土壤中间隔打上透气深孔4;;
步骤二:在所述透气深孔4内填充植物秸秆5。
所述透气深孔4分布在植物3的四周,所述透气深孔4的直径为6cm至10cm;所述透气深孔4的深度大于植物3根系的深度。土壤包括表层耕作土壤1和深层土壤2,所述透气深孔4贯穿所述表层耕作土壤1并深入到所述深层土壤2中;所述透气深孔4的深度为45cm至5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刁久新,未经刁久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60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造纸厂房通风系统
- 下一篇:热管热泵式热回收新风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