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电站二级减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56000.9 | 申请日: | 2013-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2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邢彦斌;尹中明;姜茹;孙文欣;张学铭;张健;田德文;马亚青;邹艳;高香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0P3/00 | 分类号: | B60P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刘东升 |
地址: | 10220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电站 二级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减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车载电站二级减振结构。
背景技术
车载电站安装在特种车辆内部独立舱室内。电站工作时会产生较强的振动。由于安装在特种车辆上使用,特种车辆行驶过程的颠簸振动会作用于电站。电站自身的振动及车辆带来的振动叠加容易发生共振,严重时会导致电站本体损坏。现有的方式是在电站底端安装一组相同特性的减振器以减弱电站的振动。现有的特种车辆车载电站减振形式如图1所示。
现有方法存在的缺陷:
1、单一减振特性的减振器只能单一的针对电站自身产生的振动进行缓冲。
2、由于特种车辆行驶中会产生振动,目前车载电站单一的减振方式对车辆带来的振动缓冲效果不大。因此目前只能实现电站在特种车辆静止状态下的工作,无法实现电站在特种车辆动态行驶过程的工作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载电站二级减振结构,改善车载电站的减振性能,实现车载电站在特种车辆静止和动态行驶两种状态下的工作使用功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载电站二级减振结构,包括减振支架,第一级减振器,第二级减振器;第一级减振器包括三个一级减振单元,第二级减振器包括两个二级减振单元;三个一级减振单元分别位于减振支架上;两个二级减振单元分别安装在减振支架两端;二级减振单元由上减振块、下减振块、减振安装套三部分组成;上减振块、下减振块结构相同,由金属减振衬套和减振橡胶垫组成,减振橡胶垫外侧包裹金属减振衬套,减振橡胶垫为圆柱筒状,上下带突台;减振安装套为金属管状结构;上减振块、下减振块分别从上、下嵌入减振支架的安装孔内,再将减振安装套嵌入至上、下减振块的减振橡胶垫中心孔。
本发明的关键点:
1、两种不同减振特性减振器的组合设计方式。
2、减振器组在减振支架的一体化固定、安装方式。
3、二级减振器的分体式减振设计及嵌套安装方式。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车载电站二级减振结构设计能够吸收电站本体的振动和车辆对电站产生的振动,避免两种振动叠加产生的共振,降低电站的振动噪音。减振器组安装在减振支架的一体化设计,便于电站的安装,有利于减振器组基座的整体钢化固定。第二级的减振器嵌入式安装结构,减少车载电站占用的空间体积,减振安装套与减振衬套之间夹层橡胶的减振结构,有利于缓冲车辆行驶中水平方向的振动。通过本发明实现车载电站在在特种车辆静止和动态行驶两种状态下的工作使用功能。
附图说明
本发明共有5幅附图。
图1现有特种车辆车载电站减振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车载电站二级减振使用安装示意图;
图3本发明的车载电站二级减振结构组成示意;
图4本发明的车载电站二级减振结构的二级减振单元剖面图
图5二级减振单元安装方式示意图;
1-特种车辆车体;2-电站安装底座;3-电站本体;4-减振器;5-电站安装螺栓;6-减振支架;7-一级减振单元;8-二级减振单元;9.一级减振固定螺栓;10-减振安装套;11-减振橡胶垫;12-金属减振衬套(减振橡胶垫外侧金属包层);13.减振橡胶垫中心孔;14.减振支架安装孔;15.电站在特种车辆车体上的安装孔;A-(插入减振安装套的)上减振块;B-(插入减振安装套的)下减振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一种车载电站二级减振结构,包括减振支架6,第一级减振器,第二级减振器;第一级减振器包括三个一级减振单元7,第二级减振器包括两个二级减振单元8;三个一级减振单元7位于减振支架(6)上,分别位于电站固定安装的3个位置之下;两个二级减振单元8分别安装在减振支架两端。
一级减振单元采用应用于发电机组的普通(现有的)减振器;如图4、图5所示,二级减振单元由上减振块、下减振块、减振安装套10三部分组成。上减振块、下减振块采用相同的结构,上减振块、下减振块分别都由各自的金属减振衬套12和减振橡胶垫11组成,减振橡胶垫11外侧包裹金属减振衬套12(减振橡胶垫外侧金属包层),金属减振衬套12为金属圆柱筒状结构,减振橡胶垫为圆柱筒状,上下带突台。减振安装套与上减振块、下减振块的金属减振衬套之间分别夹层上减振块、下减振块的减振橡胶垫,减振安装套为金属管状结构(高度与上减振块、下减振块安装在减振支架上之后的高度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未经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60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