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永乐宫壁画保护层的救护与维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55893.5 | 申请日: | 2013-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57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牛;王玉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振牛 |
主分类号: | B44D7/00 | 分类号: | B44D7/00;F24F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44600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国宝 文物 永乐 壁画 保护层 救护 维修 创新 技术 方案 | ||
背景技术:永乐宫壁画搬迁时,正面先刷的是“胶矾水”,后又在画基背面用了“酒精+漆片+细土”泥。几十年来坚持采取暗光、通风不良的保护措施。存在问题:一、物理性质所致,该壁画如正面用“酒精+漆片”液,比用“胶矾水”好得多。二、胶、矾易受潮,且胶为蛋白质和氨基酸,在连雨天+暗光条件下会招致霉变;胀缩系数大,后代补画部分(薄石灰层上画)干裂易卷,带色脱落。本发明技术特点:针对既成现实和胶、矾、光、壁画颜料等的物理、化学性质,依据文物保护要求,梳理、创新出一套智能控湿换气、除污灭菌、画面喷护、智能透明箱防活化能等救护、维修新技术方案。
技术领域:文物保护。
背景技术:永乐宫壁画五、六十年代搬迁时,由于该壁画画基的构成是水+细土+棉纤维,强度差,所以先在壁画正面刷渗了工笔画技法之一的“胶矾水”,后又在(去掉士坯、刮薄后的)画基背面刷两遍胶矾水,再用“酒精+漆片+细土”泥加厚以增强度……。几十年来采取普通壁画保护措施,为防壁画颜色被“光解”,采取后门关闭、前窗挂帘的暗光、通风不良的保护措施,几十年未变。
发明技术方案。
只有关心国宝意,决无否定前贤心。先进行逻辑梳理,沿流索源,进而证之,寻求对策。
甲、背景技术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几十年来未从其表面刷胶这个个性特征入手,而是采用普通泥基壁画的保护措施,“药不对症”。
二、由于物理性质所致,当时该壁画如正面用“酒精+漆片”液刷渗,比用“胶矾水”好得多。这也是今后该壁画保护针对性技术之一。后详述。
(漆片:虫胶,不溶于水,溶于酒精,既有可逆性,又防潮防紫外线。)
三、胶、矾易受潮,且胶为蛋白质和氨基酸,在连雨天+暗光条件下会招致菌生色变;胀缩系数大,后代补画在薄石灰层上的那部分壁画,胶矾层发生干裂易卷,粘带颜色脱落。
乙、永乐宫壁画撒迁前的概貌。
一、永乐宫壁画搬迁前历经六百多年,已存在由于大的工程(如清代宫殿顶部重修)(注1)等人文社会活动的人为污染、创伤和陈旧、色层局部脱落、污痕、小霉点等自然污染。在此不作探讨。
二、永乐宫壁画搬迁前三清殿“四壁五光十色,金碧辉煌”(注2)。壁画搬迁前,北京中央美院及华东分院的师生对其进行摹绘,三清殿过稿工艺是采取摄影、幻灯放大的方法,这是因为壁画线条清晰,色块反差梯度明显。后两殿“因壁面较黑暗,就改用大量玻璃纸封闭过稿的方法”(注2)。但从1957年拍摄、1963年出版的《永乐宫》画册(注3)看,后两殿的壁画还是清晰的,过稿工艺本来仍可采取摄影、幻灯放大方法的。这一方面说明摹绘工作的高要求和一丝不苟,更因后二殿是连环画形式的小幅画,用玻璃纸过稿准确、简便,另一方面也反证了三清殿壁画当时确实“四壁五光十色,金碧辉煌。”
三、当年参与永乐宫搬迁的人士(注4)以及芮城当地关注壁画的人士,都很直观地感觉到,永乐宫壁画远不如搬迁前亮丽。
丙、永乐宫壁画搬迁时对壁画采取的关键性技术及以后的保护措施。
永乐宫壁画,区别于世界同类文物的唯一特点是它历经搬迁、且对其画基正面进行了膠矾水刷渗,壁画被胶矾层“密封”了,因而使壁画表面的膠矾层在壁画保护上被推到主要矛盾位置。
但五十多年来壁画的保护措施,没能抓住这一主要矛盾,未克其短,未护其长,使壁画发生了异常的污变或褪色。
然而,福兮祸兮,祸兮福兮,该壁画的救治与恢复,(元代这部分)又主要凭借这层胶矾层了!
丁、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证:
一、永乐宫壁画几十年来的变化主要原因决非“自然衰变”,亦非“光解”、“氧化”、“芮城气候干燥”,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振牛,未经王振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58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煤解耦燃烧装置及燃烧方法
- 下一篇:一种补肾蟹黄瓜子仁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