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现视频高清传播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55781.X | 申请日: | 2013-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8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于洋;林国夫;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26 | 分类号: | H04N7/26;H04N7/50;H04N21/6437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张惠明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视频 传播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视频高清传播的方法。
背景技术
视频会议系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地方的人或群体通过传输线路及多媒体设备,将声音、影像文件及文件资料互传,达到即时且互动的沟通,以完成会议目的的系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和语音视频技术的结合,在地理上分散的用户可以共聚一处,通过图形、声音等多种方式进行信息交流,人们可以远距离进行实时信息交流与共享、开展协同工作。目前,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享受网上办公,并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通过视频会议系统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已经成为必由之路。
目前绝大部分使用阶段的视频会议系统所采用的采集图像和视频流信息的方法中图像信息的数据量很大,由于网络带宽的限制,不能满足日益增大的图像信息量和视频流信息量的高清实时传播需要,从而影响了视频会议的开会效果。如在会议过程中,由于网络的瞬间拥塞或带宽异常波动,诸如与会者举止、面部表情、反应等画面可能会有马塞克。随着人与人之间互动方式的增加,与会者在远距离即时且互动的会议沟通交流过程中,不仅需要相互听到连贯和清晰的会议声音,而且需要相互看到视频清晰、播放流畅的视频画面,以满足用户高效的实现会议交流和信息共享的要求。
为了解决图像数据信息和视频流信息的传播,人们在信息的编解码、信息压缩、信息调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推出了各种算法和实现标准。但目前的图像信息和视频流信息的采集和数字化主要是以图像传感器为基础,将场景内的全部信息通过图像传感器生成一幅幅图像全景信息,然后对全景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后进行存储。特别在视频流信息的生成中,按满足视觉最低要求的每秒25帧图像要求,其信息量很大。当人们对于空间分辨率和颜色色度要求提高到高清晰度标准后,其信息量更大,这为视频信息在网络中的实时连续传播提出了更多的挑战。
中国专利CN200510110472.3公开了一种实现网络语音视频通信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对等网络,将网络中的每个用户作为该对等网络中一个节点,并从Tracker服务器查询当前拥有该视音频流的用户列表,然后根据得到的用户列表进行搜索,并依次接受被分段打包后的视音频流数据或向其他节点依次发送视音频流数据的数据包。该发明虽然可以实现大型网络语音视频会议的数据输送,但很难解决网络瞬间拥塞时音视频数据流的实时高清传播问题。
中国专利CN201210055966.6公开了一种实现音视频分开传输的Web视频会议的方法,该发明中使用IP PBX创建语音会议室,让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分别走Internet和PSTN两路分开传输,同时视频会议系统采用流媒体服务器Red5作为视频服务器。该发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在网络拥塞的情况下音频传输不流畅的问题,并能实现电子白板、文件共享、文字聊天附加功能,但很难实现诸如与会者举止、面部表情、反应等视频数据的实时高清传播。
中国专利200610089252.1提出了一种基于GPU的压缩视频解码方法,该发明中利用点图而不是矩形来表示视频块,将除变长解码外的所有解码环节成功映射到GPU上,利用CPU将视频数据组织成点集并通过绘制点集的方式完成解码过程。该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视频解码过程,但是对于GPU性能配置性能较低的用户,很难达到视频加速解码的目的,其实际应用和扩展性有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存在视频质量差、实时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实现视频高清传播的方法。该方法具有提高视频编解码性能,降低网络带宽占用,降低带宽异常波动对视频质量和传输性能的影响,实现视频的高清、实时传播的优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实现视频高清传播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视频高清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视频采集压缩模块(1)、传输模块(2)、解压播放模块(3)和接口(4);其中,所述视频采集压缩模块(1)与传输模块(2)共享发送端缓冲区;所述传输模块(2)与解压播放模块(3)共享接收端缓冲区;
B、对采集的视频进行传输格式转换,然后采用基于图形处理器GPU的视频编码技术进行编码,然后将编码后的视频数据存入发送端缓冲区;其中,基于图形处理器GPU的视频编码的变换和量化部分采用简单的整数变化ICT;
C、将存储于发送端缓冲区内的视频数据采用基于RTP/RTCP协议和组播方式通过网络由发送端传送到接收端,并将其存储于接收端缓冲区;
D、提取接收端缓冲区内的视频数据,采用基于图形处理器GPU的视频并行解码技术进行解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57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