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DC-DC转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55512.3 | 申请日: | 2013-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0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齐藤浩;后藤祐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主分类号: | H02M3/158 | 分类号: | H02M3/158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杨谦;房永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dc 转换器 | ||
本申请以日本专利申请2012-177977号(申请日:2012年8月10日)为基础申请而主张优先权。本申请通过参照该基础申请而包括基础申请的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实施方式涉及DC-DC转换器。
背景技术
一般,由于DC-DC转换器的内部基准电压产生电路所生成的内部基准电压与电源电压的电位差不是特别大,所以大多采用电路构成简易、噪声也少的串联稳压器(series regulator)来构成。
由于DC-DC转换器的输出电路进行开关动作,所以每当进行开关控制时,内部基准电压产生电路的输出线中流过的电流都急剧变化。为了能够应对这样的电流的急剧变化,可考虑使内部基准电压产生电路的输出电路方式为源极跟随器或者发射极跟随器。
在源极跟随器或者发射极跟随器中,由于存在源极(发射极)-栅极间电压Vgs或者Vbe的电压降,所以内部基准电压产生电路的动作电压范围相应地变窄。为了确保宽的动作电压范围,有效的方法是采用对内部基准电压产生电路的输出线附加了大的电容的低压降稳压器(LDO:Low Drop Out Regulator)。对于附加大的电容而言,是因为以往的LDO频率响应特性迟钝。LDO是在输入输出电压的电位差为0.1V程度的情况下也能动作的串联稳压器。
发明内容
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能够在宽的电源电压范围动作的DC-DC转换器。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所涉及的DC-DC转换器具备:高侧电路,利用第一电源电压以及第一内部基准电压,向与输出电容器连接的电感器流动第一方向的电流;第一稳压器,利用上述第一电源电压以及第二电源电压生成上述第一内部基准电压;第二稳压器,利用上述第一电源电压以及上述第二电源电压生成第二内部基准电压;以及信号处理部,利用上述第二内部基准电压对上述高侧电路进行控制,以使从上述输出电容器和上述电感器的连接节点输出的输出电压与规定的基准电压的差分电压变小;上述第一稳压器以及上述第二稳压器分别具有:差动电路,生成与规定的基准电压和与从该稳压器输出的内部基准电压相关的控制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对应的比较信号;第一晶体管,基于上述比较信号来生成上述内部基准电压;和电压变动抑制电路,根据该稳压器的输出电压的电压变动对上述控制电压进行控制,以使上述比较信号的信号振幅变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DC-DC转换器30的电路图。
图2是仅在高侧进行反馈控制的一个变形例涉及的DC-DC转换器30的电路图。
图3是表示第一LDO稳压器LDO1的第一例的内部构成的电路图。
图4是表示将图3的差动电路2、第一电流反射镜电路3、相位补偿电路4、输出晶体管5、电压分压电路6的内部构成具体化的一个例子的电路图。
图5是表示第二LDO稳压器LDO2的第一例的内部构成的电路图。
图6是表示将图3的差动电路2、第一电流反射镜电路3、相位补偿电路4、输出晶体管5、电压分压电路6的内部构成具体化的一个例子的电路图。
图7是表示第一LDO稳压器LDO1的第二例的内部构成的电路图。
图8是表示第二LDO稳压器LDO2的第二例的内部构成的电路图。
图9是表示第一LDO稳压器LDO1的第三例的内部构成的电路图。
图10是表示第二LDO稳压器LDO2的第三例的内部构成的电路图。
图11是表示第一LDO稳压器LDO1的第四例的内部构成的电路图。
图12是表示第二LDO稳压器LDO2的第四例的内部构成的电路图。
图13是表示第一LDO稳压器LDO1的第五例的内部构成的电路图。
图14是表示图13的变形例的电路图。
图15是使图13的输入电压VIN线与接地线VSS之间的各构成部件的连接关系相反的电路图。
图16是使图14的输入电压VIN线与接地线VSS之间的各构成部件的连接关系相反的电路图。
图17是表示第一LDO稳压器LDO1的第六例的内部构成的电路图。
图18是表示图17的变形例的电路图。
图19是使图17的输入电压VIN线与接地线VSS之间的各构成部件的连接关系相反的电路图。
图20是使图18的输入电压VIN线与接地线VSS之间的各构成部件的连接关系相反的电路图。
图21是第一LDO稳压器LDO1的第八例的电路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55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