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拉链全自动深度抛光及氧化着色表面处理生产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055381.9 | 申请日: | 2013-0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3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 发明(设计)人: | 何福峰;成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驰马拉链(无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3F3/00 | 分类号: | C23F3/00 |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 32228 | 代理人: | 冯智文 |
| 地址: | 21421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拉链 全自动 深度 抛光 氧化 着色 表面 处理 生产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拉链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拉链全自动深度抛光及氧化着色表面处理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拉链是有两条布带上各有一排金属齿或塑料齿组成的扣件,用于连接开口的边缘,有一拉头可将两排齿拉入联锁位置使开口封闭;拉链在当今社会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之一,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拉链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已经从原本单纯用于服装深入到了航天,军事,医疗,民用等各个领域。
拉链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之一,拉链按照材质分类,主要包括:金属拉链,尼龙拉链和树脂拉链;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拉链朝着装饰品的潮流发展,对表面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上市场对各种功能性特种拉链的需求不断增加,给拉链制造业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新要求。新形势下的拉链品质要求,需要更先进和自动化的拉链装备和生产工艺调整来实现,拉链行业里的设备制造厂商也通过研发,开发了几款拉链专用的超声波清洗机;拉链古铜机;拉链着色镀色机,但这些设备通过几年的磨合试用,存在以下几个弊端:
(1)拉链缠绕方式不合理,拉链咪牙直接和导辊接触摩擦,导致链齿的颜色斑驳不一,其表面颜色容易被磨花。
(2)各个槽体的传动比不能做到匀速同步和自动补偿,有些槽体的拉链的松紧度不一致,生产过程经常有拉断的情况出现,一旦拉断,需要重新穿带,工作量大,且会导致至少几十米拉链因为在药水里浸泡时间超标而报废,会导致拉链链齿齿距延展导致的平拉强力指标不稳定。
(3)设备的防腐能力差,不锈钢设备槽体和配件,在药水长期浸泡下,存在导辊轴承腐烂,槽体渗漏等情况;维护成本极高。
(4)由于拉链的布带属于织物,具有储水性,因此传统设备各个槽液的交叉污染严重,导致槽液报废。槽与槽之间没有脱水系统或脱水能力差。
(5)现有技术中的拉链设备是通过拉链螺旋缠绕道数,通常在六到八道,用以实现更多的拉链浸泡入药水以提高生产效率,但这导致了一个严重弊端,即拉链会出现螺旋方向的变形,拉链的平直度达不到要求。
(6)设备排水系统比较简单,进水及排水系统未建立精确配比和管理,清洗不干净导致布带化学残留超标,浪费过量的清洁水资源,提高成本。
(7)设备不具备槽液自动回收的管道系统,使得槽液未能合理存放导致挥发,缩短使用寿命,腐蚀槽体,存在安全隐患。
(8)设备自动化程度低,对操作人员的数量和技能要求较高,一台设备往往需要2-3人来看管,并且各个环节涉及到的变化因素大,人为的操作水平差异会导致产品质量差别大。
综上所述,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拉链专用设备,制作出的拉链表面质量均不稳定,对操作人员、设备和环境的要求较高,这既造成了能源的浪费,也浪费了人工,降低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拉链全自动深度抛光及氧化着色表面处理生产设备,使其生产出来的产品稳定,产品加工质量得到保证,降低成本。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拉链全自动深度抛光及氧化着色表面处理生产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内依次设置有第一溶液槽、第二溶液槽、第三溶液槽、第四溶液槽、第五溶液槽以及第六溶液槽,位于各个溶液槽顶部安装有链轮传动组,位于各个溶液槽内设置有导轮组,拉链依次绕过链轮传动组以及导轮组;位于机架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部设置有开关按钮以及变频调速器;位于每个溶液槽顶部还分别设置有张紧调节装置;位于各个溶液槽外部分别设置有阀门开关,所述机架一端设置有水阀总开关,其另一端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水阀总开关引出一分支管路上设置有多个风机,所述水阀总开关引出的另一分支管路延伸至各个溶液槽的顶部,并在各个溶液槽的顶部的管路上设置有出水阀门,于各个溶液槽的底部设置有放水阀门,各个溶液槽上设置有各自的气阀开关;位于机架的一端还设置有可回收溶液出水阀门、清洗出水阀门、抽水泵以及抽水阀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第一溶液槽、第二溶液槽、第三溶液槽、第四溶液槽、第五溶液槽以及第六溶液槽内分别加入不同溶液;
各溶液配比为:稀释剂的配比为:清水:硫酸=19:1,单位kg;酸碱中和液的配比为:碱:清水=40:1,单位kg;抛光药水溶液的配比为:清水:双氧水:光亮剂=5:5:1,单位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驰马拉链(无锡)有限公司,未经驰马拉链(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53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