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层气储层分层同采高温高压排采动态评价仪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55322.1 | 申请日: | 2013-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4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彭小龙;王铭伟;杜志敏;王可可;谭聪;李扬;刘勇;刘全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E21B4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层气 分层 高温 高压 动态 评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层气勘探与开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层气储层分层同采高温高压排采动态评价仪。
背景技术
根据我国新近出台的天然气发展规划,到2015年全国天然气需求量将达到2600×108m3,其中国内天然气产量1700×108m3,进口900×108m3。国土资源部最新一轮资源评价数据显示,到2015年我国常规天然气产量预计可达1200×108~1300×108m3,这一产量水平距离1700×108m3的目标尚有400×108~500×108m3的缺口。事实上我国已进入天然气需求快速增长阶段。2011年国内天然气消费总量接近1300×108m3,对外依存度超过20%。1300×108m3这一消费量已经接近我国2015年国内常规天然气预测产量。从目前的资源和技术水平看,要弥补这一缺口只能依靠煤层气和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产量。在国内常规天然气资源无法满足快速增长需求的形势下,非常规天然气有效开发利用被提升至空前高度,煤层气是非常规天然气极其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继俄罗斯、加拿大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煤层气资源大国,最新一轮的煤层气资源评价结果显示,2000m以浅的资源量约为36.81×1012m3,可采资源量约为10.87×1012m3。因此,开发利用煤层气对于提高国家能源安全保障、促进节能减排和煤矿安全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012年国家出台的《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十二五”规划》指出,到2015年我国煤层气新增探明储量1.0×1012m3,产量将达到300×108m3,其中地面钻采160×108m3,建设沁水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产业化基地。但我国煤层气存在地质赋存条件异常复杂、资源探明率低、开发难度大等特点,使得开采煤层气对开采技术要求极高。目前我国煤层气存在两大主要问题:采收率低和利用率低,两大问题严重制约了煤层气高效合理开发利用,为了提高煤层气采收率国内外研究人员开展了很多研究工作,提出了分层压裂、水平井及羽状井技术,合理的排采制度等相关技术,但目前井下采收率只有23%左右,而美国煤层气的平均采收率为50%。
对于储层间渗透率差异大、临界解析压力差别大、供液差别大、储层压力差异大的煤层,不适合采用合采技术单井提高采收率,而采用单层排水采气产量低,不能最大限度提升动用程度,利用有效资源,而且单井投资又大,投资与回报比太大,为了提升单井煤层气产量,加大非主力产层的动用程度,进一步挖潜,提高煤层气井下采收率,我们提出分层同采技术提高煤层气井单井产量思路。
分层同采是指将多个煤层生产层通过井下技术,将不同的生产层压力系统通过坐压分割器分割开来,在井底通过不同类型的泵分别对各个产层开展排水降低储层压力,进而达到采气的目的。分层同采工艺技术的实施,可有效避免供液能力差异大、渗透率非均质性差异性强开采时造成的层间干扰,可以封堵强含水层,避免强含水层对产层造成影响,充分发挥各含层系的潜力,提高了动用程度,增加了单井产气量,对非主力气层的进一步挖潜具有重要意义。
分层同采技术对排水采气参数影响如何?分层同采条件下,排水采气制度如何优化?不同的排水采气制度对分层同采技术的影响如何?如何在分层同采条件下获取最大的采收率?国内外还缺乏一套实验设备,专门用于评价煤层气分层同采各自储层内临界解吸压力、储层压差、渗透率差异、供液能力差异对排采参数的影响,探索分层同采技术下最优排采制度以达到提高产层动用程度,提升煤层单井采气量,实现合理、长期、高效开发,提高煤层气采收率,促进煤层气开采技术发展。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53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